初中数学教学的变式运用问题探究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51443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总结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认识较为抽象的概念及特征。教师在变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领会到从“变”到“不变”的数学推理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变式教学;运用;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变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变式教学中能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和推理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数学题目的判断与分析能力。
  一、变式教学及其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变式教学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运用各种直观的材料及例子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并对同类事物进行变化,以突出教学的本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能够灵活地掌握各个事物的特征。同时,变式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恰当地运用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概念、公式、定理加深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引导学生理解“一题多解”,可以锻炼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解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挖掘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变式运用
  1.在概念教学中应用变式教学。教师可以在对概念讲解的过程中引入变式教学——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导入数学概念,帮助学生认知抽象的数学概念。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正反之间的差别,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来理解数学概念。
  2.在几何概念中运用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的几何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命题的内涵及外延。因此,在几何教学中需要引入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命题。如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只有两组对边互为平行才为平行四边形”。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就需要对平行四边形的证明条件进行分析,只有符合定义的要求才为平行四边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推导其他四边形的性质。
  3.“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在例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变式教学,通过“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如可以通过对“一题多解”来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一题多变”来训练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学的变式运用需注意的问题
  变式教学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各种直观的例子,突出教学的本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灵活地掌握事物的特征,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概念、公式、定理加深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但是作为一种常用的数学教学方式,我们需要意识到:变式教学并不是万能的,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一起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下几点:
  1.把握好变式教学中题目的“度”。变式教学通过水平变式题目可以突破学生的固定思维,让学生敢于创新,通过发散思维去解题。但是,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锻炼,使学生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并在一定量的量的支撑下才能提高题解的“深度”,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一蹴而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变式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进行安排。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状况、学习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进行设计,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行变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组织和设计题目,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完成各种变式题目的训练,不主张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进行变式教学,因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而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厌学、不爱学习的情绪,这种畏难情绪不利于数学教学。
  3.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过程中突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变”,帮助学生在“变换”中找到答案。通过在教学中引用变式教学,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解题的魅力,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学习中形成多角度思考的良好习惯。
  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入变式教学方式,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领会到从“变”到“不变”的数学推理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闳,严育祥,高建斌.初中数学问题结构性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3).
  [2]徐美庚,刘艳娟,郑艳.不同年级中学生对数学问题表征的差异性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1(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等,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阻碍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教育;问题;对策  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
期刊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渠道。要使经济体系结构同国际经济体系接轨,在新世纪就得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愈演愈烈的招生大战使得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年年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疲于奔命,以至于有许多学校没能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学校竞争力,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脉冲与数字电路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脉冲与数字电路教学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双向交流;加大背诵力度;打好英语学习基础;进行教学练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师生双向交流;课堂教学;有效性  英语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英语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我通过实践、摸
期刊
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就是让学生这个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而主体参与关键还在于如何激活学生主体,激发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新异好奇的兴趣,多用直观教具  直观原则是一条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原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增加直接经验,获得生动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必要途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只有在课堂提问时正确把握提问技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否则不仅不会提高教学质量,还会使学生惧怕提问,产生相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占主动地位的知识传播者,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地位的知识接收者,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小组的作用,力求让学习小组成为高效英语课堂的载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可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呈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调整教学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学定教,小组合作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我们过去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从属地位,即使教学水平再高的教师(讲课形
期刊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因此,明确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学习规律,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文言作品对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巨大作用,改进目前的高中文言文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技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我逐渐发现以下几种方法比较实用。  一、简图定位法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地理教师在地理授课中最为准确、恰当地使用地图来进行教学,体现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