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与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e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中学教育的总体目标,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思想道德 中学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中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中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一、中学体育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飞速发展的同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以及堕落腐化的价值观,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加上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不很成熟,给中学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我们这个信息化普及的时代,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快了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给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现象,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学体育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应该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为当代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中学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文明规范的道德水平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希望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但是非、善恶、荣辱判断能力还不强,再加上复杂矛盾的叛逆心理,不喜爱约束,不能正确理解和参与社会的竞争。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拼搏奉献的良好品德,能够使学生形成公平正义、平等公正的竞争意识,能够培养学生文明诚信、遵纪守法的个性品德,能够形成科学创新和人文理念相融合的和谐的校园环境。通过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使学生形成崇尚文明、尊重他人、注重礼仪、追求公正公平的做人准则。
  2、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鲜明个性
  开拓精神、创新意识是学生自强自立、敬业奉献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求知和将来就职、创业等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教育要培养学生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当然也就离不开体育文化的教育培养,在体育运动中,参与者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自己,那就是“努力拼搏、战胜对手、成为强者”。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去战胜各种困难,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在各项活动中要通过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时间,才能突破对手,打破纪录,这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本质,也是现代教育所要追求的不变的神韵。
  3、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主要体现在爱国、爱校,以大局为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团结协作,为大局服务的集体意识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园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训练竞赛等,大都是以班组为队,或寝室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并且参加者的一切体育行为,都将影响所在班、组、寝室的得失和荣誉。因此,通过校园体育活动可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服从集体、维护集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和精神。
  三、校园体育文化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中学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德教育包括规范教育、社会行为准则教育和爱心教育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和党的方针教育等等。这些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关键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方方面面。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得以实现,一是直接参与。学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感受平等、和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体验爱校、爱国,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学会遵纪守法、服从规则、分担责任和权利义务统一。二是间接影响。通过校园文化的宣传报导,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发个体对他人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进行思考,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实现体育文化的德育教育功能。
  1、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在运动状态中,学生的思想也随着运动项目或运动深度的变化而随时处在变化之中,在这种变化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发生着更多的直接联系,在这个联系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直观,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影响也更加深刻。尤其是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精神,这有利于学生将来学习或走向社会,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通力协作解决各种问题。尤其是遵守规则,服从裁判,这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成为法治社会的优秀人才。在体育课上进行品德教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是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思想道德渗透
  课外体育锻炼也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的途径之一。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特有的竞赛、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共同进取等优良品质。
  3、利用体育节、體育雕塑、体育宣传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体育节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除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宣传等内容外,还可以开展诸如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等活动。
  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并通过有意义的体育雕塑、体育建筑来宣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弘杨人文精神,形成各个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体育形式,要大力宣传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各个角落,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可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进行体育文化宣传,在学校的任何领域渗透体育文化的精神,使校园体育文化深入人心。
  四、小结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要服从并服务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文化,并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主文化,对中学生进行规范教育、社会行为准则教育和爱心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时势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为和谐的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奚凤兰.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 陈永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3] 赵民胜.关于校园体育文化与德育关系的几点思考 思想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语文课程还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那么,如何实施语文课堂开放性呢?笔者谨就如下几个方面作轻敲慢击:  一 、设定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开放的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享受教学的保证,但目前的中小学教材筛选的更多的还是名家名篇
培养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要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也是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完成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英汉文化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  一、中
摘 要:服务式管理模块的目标确定过程中必须树立人力资源的首位意识、培养人力资源的人管素质、强化为人力资源服务的观念、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投资、确立全员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意识。其建立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互惠双赢的伙伴式关系、平等合作的新型雇佣关系,并创建公认的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和价值补偿模式。  关键词:人力资源 服务式 管理模块 目标确定  服务式管理模式的建立反映了人事
目的 探讨基于CT薄层扫描数据的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纳入本研究的41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均接受3D打印技术
摘 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 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
最近几年,女性出现习惯性流产得情况越来越多,习惯性流产往往是在同一个妊娠月份出现了至少三次以上的流产,通常是自然的情况,临床的表现有很多,比如,阴道在初期会出现出血的
期刊
“转位”是新的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课程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改变转统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教师面临的新的课题 ,笔者就数学教学中的“转位”谈谈自己几点看法:  一、由研究教材“转位”研究教材和学生  传统的数学教学,老师在备课时,往往侧重考虑研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想去引导学生
类似心绞痛的疾病并不少见,其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的部位相似,但疼痛的性质和发作的特点不尽相同.只要认真体会,一般可以作出判断.
目的 探讨免疫荧光病理检验的敏感性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62例LN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病理分析.结果 IgG、IgA、IgM、C1q、C3均阳性者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学校的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在高中课改推进中,加强对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之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