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奏响幸福的乐章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课堂是一个课堂氛围活跃、形式灵活开放、师生互动学习、学生有获得感的课堂。开展幸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形势,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给发挥出来,让学生的个体潜力得到挖掘,促进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导入新颖——奏响幸福乐章的第一声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就好像是一台戏的序幕,若能够做到艺术性地设计安排,即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语文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以及教师自身特点等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究,进而以最佳心理态势参与到新课学习中来。影视剧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内容,为此,我在新课教学中,尽可能利用这些资源。
  例如,在教学曹操的《短歌行》一诗时,我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横槊赋诗”的内容从网络上下载下来,让学生有时间到教室的电脑中去看。学生先花几分钟的时间将其看完,我再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便对诗歌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掌握,并对曹操的为人、诗作的背景有一定了解。在导入时运用影视资源,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文本,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分层设计——弹奏幸福课堂的交响乐
  幸福课堂应是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的课堂。学生因自身智力水平和知识层次的影响,在学习上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所以,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有所不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习目标予以分层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目标顺利完成。
  例如,在教学《雷雨》时,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层,并立足于此分层制定学习目标。把学生分成普通和优秀两类。对普通类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为:第一,感受剧本中个性化的人物原因和紧凑的戏剧冲突;第二,将剧中所揭示的阶段矛盾的深刻意义理解到。就优秀类学生来说,所设计的学习目标不仅要将上述两点完成,同时还要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整部《雷雨》。教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设计,这样就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参与体验——让学生成为幸福乐章的编曲者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参与者,教师的幸福是从学生的幸福中来的。因此,构建幸福课堂,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体验到幸福,这是形成幸福課堂的前提。那么,怎样的课堂才可以让学生感到幸福呢?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并能获得知识,这样的课堂才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幸福。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完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小说单元后,我开设了一节《小说复习指导课》。教学中,我从学生阅读小说时遇到的问题入手,结合复习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单元,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复习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把握小说的人物和环境描写,梳理小说阅读要点。然后针对学生疑难评讲小说阅读《良宵》,课堂关注“问题容量”和“思维容量”,尝试达成语文高阶思维教学的效度。评讲小说阅读《蛮子大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编制答案,这一大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自问自答,创造力迸发,获得的成功体验尤其深刻。
  四、活动多样——让学生成为幸福乐章的弹奏者
  构建幸福课堂,为快乐学习和高效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它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将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如教师可以立足于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展开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丰富,让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笔者在教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课时,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从翻译到文段理解,让学生自学、交流讨论,让学生有强烈的心理期待。学生积极参与到作业评价中,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学生把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做对比,从手法上的不同到表达的精神的不同,将文章理解提高到思想哲学的层次,指明唐朝的儒家思想和晋时的老庄思想影响的不同。借助这样的方式,对学生予以引导,让其展开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五、评价反馈——让老师成为幸福乐章的欣赏者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观点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老师关心和尊重的。在对作业进行批改的时候,相较于成绩而言,教师中肯的评语吸引力更强,可以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评价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要有精当的指导性。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简练明确。如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用“声音洪亮、朗读流畅,非常棒。若是可以放慢一点速度,注意停顿,把语气掌握好就更加完美了”。这样的评价,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朗读状况,明确努力的目标,还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第二,评价要有激励性。我们应积极寻找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站在各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把错误纠正过来,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收获成功,让其积累成功和愉悦,这样的教学势必能够取得成功。
  第三,评价要有启迪性。相较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否定学生的结论,启迪性的评价更具有启发性。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要将语文的幸福课堂构建起来,使课堂更为精彩、生动,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从中感受到幸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广大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具备了充分的认识。如何把文本解读做好,是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能否实现。然而,在当今高中文本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把握住文本解读的真谛,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为此,笔者对文本解读的价值进行探讨,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文本解读的价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价值是事物内涵的属性,是其对
“一江山精神”在“一江山”岛战役中产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一江山精神”是红色精神在区域内的体现,与“浙江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确立,使“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一起组成了语文课程的体系,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并没有教学行政部门配套下发的单独的教材,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的随意性较强。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希望对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文口语交际
通过对辽宁医学院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的调查,学生对于改革现有的英语精读课程模式提出了刚性需求,大多数同学觉得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英语精读课实用性不强,对于他们的综合应用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药铺)  2.三间火燎烟熏屋,一个千锤百炼人。(铁匠)  3.春秋有情,上善若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学校)  4.也需规矩从绳墨,还待春风试剪刀。(裁缝店)  5.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竹器店)  6.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行业的对联含意深刻,哲思隽永。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