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声声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860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多少陈年旧事已鸟去无声,但留在记忆深处那呼嗒呼嗒的风箱声,却时不时在耳畔响起。
  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中度过的,那时我们家一贫如洗,一间土屋,四面漏风,全家人挤在一个土炕上,一张被子又薄又小,这头拽,那头短,盖住胳膊,盖不住腿,数九寒天,全靠用牛粪烧炕取暖,半间土灶房,有门无扇,有窗无框,一块粗布作门帘,兼顾遮风挡雨,里面靠墙处支着一个驴脊背形案板,上面放着几个粗糙的瓷饭碗,案板右侧土台上,坐着一口上了补丁的大铁锅,锅项间连着烧火的老风箱,每顿饭母亲都要拉响老风箱,风箱鼓动着炉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那恓惶的汤水饭菜,就是在那呼嗒呼嗒的风箱声中烧出来的。
  每当放学回家,若听不到风箱声,看不到炉膛冒烟火,我就撅起嘴巴使性子。那时年幼不懂事,不知大人们的难处,只管要着吃。母亲起早贪黑,一日三晌下地干活,一家人的口粮,一半在母亲的工分本上,一半在母亲的纺车上。生产队那时有些重体力活要按户头分摊,父亲在银川工作,远隔千里顾不上家,重活累活母亲只能一人扛。收工回家,母亲不但要带孩子、做家务,晚上还要熬夜纺线,整天忙得连轴转,有时母亲忙不过来,我也会被派上用场拉风箱。小屁孩不懂烧火技巧,风箱干拉不到位,推不到底,一根筋地添柴,心想柴多了火旺,一会儿炉里直冒黑烟,一会儿火苗又忽地一下子蹿出炉膛,我的眉毛、头发立时就烧出了狗毛的味道,灶房里烟雾弥漫,眼睛酸得睁不开。母亲见我捂出了满屋子的黑烟,又不见水开锅滚,心疼浪费了柴火,训斥我:“光能吃,帮倒忙,去去去,看书去。”我巴不得躲起来,肚子饿得猫抓猫捞地咕咕叫,哪有心思看书?靠在院子的椿树上,伸长脖子数着呼嗒呼嗒的风箱声,嗅着大铁锅里飘出的饭香,急得喉咙的手都快要伸出来了。
  记得我家的风箱是从爷爷手里接过来的,老朽的风箱没用几年,拉杆就拉断了,父亲拆开风箱,换了拉杆,换了手把,挡风板也换合恰了。配件大更换,风箱立时拉起来紧凑多了,风力也大多了,声音听起来都带劲,烧火做饭一下快多了,母亲满心欢喜地说:“人快不如工具快!”
  在那个食粮极其短缺的年代,母亲总是想着办法渡难关,尽可能地不让一家人挨饿受冻,她把粗粮细做,野菜巧蒸,榆钱、槐树叶、蔓菁、荠荠菜,煮熟凉调,既当菜吃,又当饭吃。把野小蒜剁碎,与杂粮搅拌,蒸成菜疙瘩,盐醋辣子汁调和,那确实是饥饿中的极品美食。母亲把玉米面、糜面发酵后蒸成可口的发糕和糜面杠子,那透心的甜点常常惹得小伙伴们围着我流口水,谁跟我玩得好,我就赏谁一口。母亲把带皮的包谷糁、扁豆、野蔓菁,加上零星的面条,合成一锅大杂烩,在呼嗒呼嗒的风箱声中,烧出了特殊年代中特殊的香味。
  我家风箱日复一日拉了六十多个年头,母亲勤劳的双手终其一生都没有松开老风箱,风箱手把被母亲磨成了锥子形,上端擀杖粗,下端细如笔尖,整个手把油光闪亮,晶莹剔透,堪称一件举世无双的绝佳工艺品。
  如今,那呼嗒呼嗒的风箱声已经远去,烟熏火燎做饭的日子已成为历史,厨房电器一应俱全,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电烤箱相继走进厨房,做饭快捷省时,干净卫生,但几次搬家,老风箱都没舍得丢弃,因为它是我家苦难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母亲留给我们的一份深深的记忆……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是英语学习输出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作不仅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巩固和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合作式教学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训练的途径和方法,目的是为英语写作训练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初中英语;英语写作训练  作为英语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的写作是促进学生对基础语言知识
摘 要: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我们学校开展了幼儿剪纸研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一个教学内容,有的小朋友,老师讲一次他就能剪出线条流利、造型精美的作品,而有的小朋友,甚至在多个课时后还是不能完成。就此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教师;语言;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
一、研究缘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但在语文课堂说话训练中,班里总有部分孩子是“沉默”的,笔者回想起自己课堂上关于“沉默生”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如算盘子,一拨一动”  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不愿动口,捧着书,眼睛盯着书本却在发呆。或是埋头做小动作,沉浸在自己的玩乐中。笔者巡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生产和使用木制一次性筷子客观上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为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今年4月1日起我国将木制一次性筷子纳入了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率为5%。然而,这个政策并未对巨大的一次性筷子消费市场产生影响。  中国和地球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使用。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木材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着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既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言语层面的交流,而是指对话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当教师、学生、文本三个对话的生命主体互为“知己”,心心相印,此刻教师
摘 要:文言文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何开展好文言文的教学成了热点话题,着重从激发兴趣、诵读感悟、拓展延伸等方面对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激趣;诵读;品析;拓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多篇文言文,但文言文与现代文有很大差别,对小学生来说既难读又难懂。笔者就文言文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
一、针对问题  语文教学文本(包括语文教材、课文和补充读物)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几乎是一个拥有无数教学可能的信息载体。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很多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我们在一堂具体的课文教学中若要面面俱到,那只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混乱。而纵观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对内容的理解只是大意,课堂上激情飞扬,感悟纷纷,但不到位,读写不落实,如浮光掠影,学完课文,闭书静思,学生得到了什么呢? 
花红叶浅  陌上春姿展  燕子踏钩丝柳软  风绕小楼帘卷  伊人慵起凭栏  遥思彼岸身单  虽有云笺聊寄  何时青鸟回还?
近日,成品油价全面进入“8元时代”,中国油价已高过美国15%到20%。但油品质量却并不乐观:港媒曝出内地汽油二氧化硫含量比香港高出35到50倍,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因汽油质量出现车辆集体“抱病”,山东济南加油站汽柴油抽样检测半数不合格。  硫燃烧后,会成为二氧化硫,属温室气体之一,可破坏环境及损害人体,例如引发支气管病。或者令哮喘病发作。  ——香港某环境专家  目前中国油品标准的确低于欧美部分国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在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想象,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关键词:想象;追寻;竟境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一朵最美丽的奇葩,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就编入了大量的诗词曲。它们语言精练,意境深邃,感情丰富动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将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把诗词的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很难得到美的享受,更谈不上陶冶情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