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字意识的眼动研究述评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nwu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眼动技术探讨幼儿阅读图画书时的文字注视特点,是有关幼儿文字意识研究的新方法和技术进步。通过对国内外采用眼动技术探讨幼儿文字意识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注视次数、注视时间和注视轨迹等是分析幼儿文字意识常用的眼动指标,幼儿个体特征、阅读方式和图文排版形式等是影响幼儿文字意识的重要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上加以拓展。
  【关键词】幼儿;文字意识;眼动研究;图画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8)01/02-0073-04
  文字意识是指幼儿对有关文字形式和功能的意识。有研究者认为,文字意识由文字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物体,文字承载着信息,文字是以特殊的方式组织的,文字可以被区分和命名,文字可以进行组合以构成其他文字等部分构成。〔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字意识一直是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字意识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得到了诸多研究的证明。幼儿的文字意识与其早期读写技能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内在联系。〔2〕幼儿的文字意识可直接有效地预测其日后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3〕传统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行为测量法来评估幼儿的文字意识。运用这些方法得出的结果在真实性和信效度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眼动技术探讨幼儿阅读图画书时的文字注视特点,是有关幼儿文字意识研究的新方法和技术进步。眼动技术是指运用眼动仪这类仪器对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的注视状况进行自动记录的一种研究方法。眼动研究对阅读的测量具有及时、高效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采用眼动技术探讨幼儿文字意识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幼儿文字意识的眼动指标、幼儿文字意识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研究需要拓展的内容。
  一、幼儿文字意识的眼动指标
  眼动指标有助于分析幼儿的文字意识水平。图画书是图画与文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共同诉说一个完整故事的书籍。图画书由两部分组成:图画区域和文字区域。在眼动研究中,往往会对幼儿在文字区域上的注视轨迹进行分析。常用的眼动指标有注视次数、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眼跳和回视等。韩映虹与刘妮娜等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使用的眼动指标进行的统计发现,注视次数、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时间使用频率较高。〔4〕
  注视次数是指,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对文字区域注视的总次数。注视次数越多,表明幼儿对文字区域的兴趣度越高。注视时间是指,幼儿从首次注视点开始到注视点首次离开当前文字区域之间的持续时间。李梦琪使用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眼动指标,对45名3~6岁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图画区域和文字区域的注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与图画区域相比,幼儿对文字区域注视次数较少,注视时间更短。〔5〕总注视时间是指,幼儿在文字区域上所有注视点的注视时间总和。首次注视时间是指,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首次对文字区域加以注视的时间长短。孙媛媛使用注视次数、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眼动指标,对5~6岁幼儿在不同阅读方式下文字区域注视状况进行过分析。〔6〕眼跳是指,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所做的持续的眼运动,即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运动。回视是指,幼儿在注视新目标后再返回之前已经注视过的文字区域的过程。高晓妹通过回视眼动指标考察过幼儿在文字区域的注视状况。〔7〕为探究幼儿的文字意识发展水平,研究者们选取的眼动指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二、幼儿文字意识的影响因素
  通过眼动技术对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对文字注视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发现,幼儿对文字几乎不注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对文字不感兴趣,因为随着阅读的持续进行,幼儿的注视会从图画转向文字,表现出从图画到文字的注视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有幼儿的个体特征、阅读方式和图文排版形式等。
  (一)个体特征对幼儿文字意识的影响
  个体特征影响幼儿的文字意识。个体特征包括幼儿的性别、接受性语言能力、识字量和生字量等方面。刘宝根与周兢等人通过对121名4~6岁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過程中在文字和作品主角上注视的眼动比较研究发现,幼儿文字注视水平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8〕刘宝根对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文字注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接受性语言能力对幼儿文字注视具有显著作用。〔9〕Evans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幼儿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的文字注视水平与其接受性语言能力存在显著相关。〔10〕识字量和生字量对幼儿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的文字注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王妮妮和赵微通过对61名5~6岁幼儿在完全不受时间限制的自主阅读方式下的文字注视状况进行的眼动研究发现,接受性语言能力、识字量和生字量是影响幼儿文字注视的重要因素,其中生字量是核心因素(王妮妮、赵微,2015)。
  (二)阅读方式对幼儿文字意识的影响
  阅读方式影响幼儿的文字意识。阅读方式不同对幼儿文字注视的影响也不同。阅读方式包括自主阅读、分享阅读、指读、重复阅读等。自主阅读是指幼儿在没有成人的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进行自主阅读的方式。分享阅读是指幼儿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获得来自成人的指导或帮助进行阅读的方式。与分享阅读相比,自主阅读能提高幼儿的文字注视水平。韩映虹与刘妮娜等人通过对31名5~6岁幼儿在自主阅读情境和聆听阅读情境中的文字注视状况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自主阅读组幼儿对文字的注视显著高于聆听阅读组,但在画面上的注视没有区别。〔11〕刘妮娜与闫国利等人考察了71名3~6岁幼儿在两种阅读方式下阅读图画书时的文字区域注视特点,通过对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眼动指标进行的分析发现,与分享阅读相比,自主阅读方式能够增加幼儿接触文字的机会(刘妮娜、闫国利、丁敏,2012)。指读是指幼儿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成人在一旁用手指着图画书指导幼儿进行阅读。由于有成人的指导,幼儿对文字的关注水平提高了。刘妮娜与王静等人采用注视前时间、总阅读时间、总阅读次数、总注视时间比例、总注视次数比例等七个眼动指标,对48名2~3岁幼儿进行了不同阅读方式的实验研究,发现指读更能提高幼儿对文字的关注水平。〔12〕Justice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指读能更有效提高4岁幼儿对文字的注视程度。〔13〕重复阅读是指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一遍又一遍地进行阅读,从而促使幼儿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图画书的文字上,进而提高阅读的流畅性、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文字意识水平。重复阅读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注视程度。韩映虹与刘晨等人通过对40名4~5岁幼儿在重复阅读方式下阅读图画书时的注视特点进行的眼动研究发现,4~5岁幼儿在第五次阅读时在文字区域上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两项眼动指标与第一次阅读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第五次阅读比第一次阅读在文字区域上的总注视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更长,总注视次数和进出文字区域次数更多,同时表现出注视更早。〔14〕化慧通过对30名幼儿重复阅读的眼动研究发现,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中班和大班幼儿在文字区域上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呈现规律性变化,小班幼儿没有明显变化。〔15〕有关重复阅读的研究发现,随着重复阅读次数的增加,幼儿会提高对低频词的关注。〔16〕还有研究发现,随着重复阅读次数的增加,被试在字的阅读、语音意识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进步。〔17〕   (三)图文排版形式对幼儿文字意识的影响
  图文排版形式对幼儿文字意识的影响存在争议。许铁梅通过对60名5~6岁不同性别幼儿进行的图画书阅读眼动研究发现,幼儿对文字出现在图画下部、中部、上部表现出依次优先视觉注视。〔18〕孙方方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图文排版特征主要影响2~3岁婴幼儿对文字区域的关注情况。〔19〕图画书中的图画与文字不同的排版形式可影响幼儿对图画书中文字的注视情况。图文相容的图画书能促进幼儿对文字的注视。徐金今的研究发现,图文相容的排版形式有助于提高幼儿对文字区域的关注水平和故事内容的理解水平。〔20〕图文匹配程度不同的图画书对幼儿的文字注视没有影响。王妮妮的研究发现,图文匹配程度并不影响幼儿对文字的注视。〔21〕图画书中文字的突显程度对幼儿在文字区域的注视影响是有限的,但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更多、更久地关注文字。刘宝根与周兢等人通过对117名4~6岁幼儿自主阅读不同文字突显程度的图画书时的文字注视状况进行的考察发现,图画书中的文字凸显并未吸引幼儿更早地注视文字,但有助于幼儿在阅读中更多、更久地关注文字。〔22〕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幼儿文字意识的眼动研究似应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入。
  第一,在研究内容上,要寻找幼儿文字意识眼动研究新的生长点。阅读方式对幼儿文字注视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的阅读方式对幼儿的图画书阅读进行眼动研究。未来可通过3~6岁幼儿在自主阅读、分享阅读、指读和重复阅读这四种阅读方式下的图画书阅读眼动研究,选取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眼动指标分析幼儿在不同阅读方式下对文字注视的特点,探讨究竟哪种阅读方式更能有效促进幼儿图画书阅读时对文字的注视。此外,鉴于不同研究者在图文排版形式方面得出的对幼儿文字意识影响的不同结论,建议加强和深化这方面的研究。
  第二,在研究对象上,已有研究几乎没有以特殊儿童(包括阅读障碍、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阅读障碍、自闭症和唐氏综合症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对特殊儿童图画书阅读时文字意识的眼动研究,可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这类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中的文字注视特点,从而对其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开展有效干预,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早期阅读理论。可以把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将两者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文字的注视情况进行比较,深入分析其异同点。另一方面,可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幼儿文字意识的眼动研究。不同地区、文化和民族的教育各具特色,因此也可研究不同地区、文化和民族地区的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的文字注视情况,以寻找更有效的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第三,在分析方法上,已有研究主要选用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对文字区域的注视时间比例、注视次数比例等静态性指标进行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眼动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对幼儿文字意识进行研究应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的研究可将眼动技术与其他技术,如脑成像技术(如FMRI、ERP和EEG)相结合,以更深入探讨幼儿文字意识的认知加工过程。
  参考文献:
  〔1〕JUSTICE L M,SKIBBE L,CANNING A,et al.Preschoolers,print and storybooks:An observational study using eye move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 2005,28(3):229-243.
  〔2〕BRYANT P E,MACLEAN M,BRADLEY L L,et al.Rhyme and alliteration,phoneme detection,and learning to read〔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0,26(3):429-438.
  〔3〕MOL S E,BUS A G,JONG M T D.Interactive
  book reading in early education:A tool to stimulate print knowledge as well as oral languag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9,79(2):979-1007.
  〔4〕韩映虹,刘妮娜,乌日嘎,等.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的眼动研究综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
  18(1):75-80.
  〔5〕李梦琪.学前儿童引进版图画书选择与阅读规律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6〕孙媛媛.5~6岁幼儿图画书阅读方式的眼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7〕高晓妹.汉语儿童图画书阅读眼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刘宝根,周兢,李林慧,等.文字是幼儿图画书自主阅读中的关键信息吗:来自幼儿在文字和主角上注视的眼动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82-88.
  〔9〕刘宝根.4~6岁儿童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意识发展的眼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MARY ANN EVANS,KAREN WILLIAMSON,TIFFANY PURSOO.Preschoolers’ attention to print during shared book reading〔J〕.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2008,12(1):106-129.
  〔11〕韓映虹,刘妮娜,王佳,等.5~6岁幼儿在不同阅读方式下阅读图画书的眼动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501/502(1/2):46-51.   〔12〕刘妮娜,王静,韩映虹,等.自读、伴读和指读对2~3岁幼儿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注视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1):39-45.
  〔13〕JUSTICE L M,PULLEN P C,PENCE K.Influenc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references to print on preschoolers’ visual attention to print during storybook reading〔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44(3):855-66.
  〔14〕韩映虹,刘晨,刘妮娜,等.图画书重复阅读对4~5岁幼儿注视模式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6,(1):41-48.
  〔15〕化慧.学前儿童图画书重复阅读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6.
  〔16〕EVANS M A,SAINTAUBIN J.Vocabulary acquisition without adult explanations in repeated shared book reading:An eye movement study〔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3,105(3):596-608.
  〔17〕KORAT O.The effects of cd-rom storybook reading on Israeli children’s early literacy as a function of age group and repeated reading〔J〕.Education
其他文献
在英国,很多孩子都有一辆平衡自行车,我的双胞胎儿子奥利和查理也有。他们从20个月时开始接触平衡自行车,平衡自行车对于他们来讲不仅是玩具,还是一种交通工具。这使他们2岁时在行动方面就有了很强的独立性,我们的亲子时光因此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学车的经历  20个月,第一辆平衡自行车  每次去比自己大的孩子家做客,奥利和查理总是对小哥哥小姐姐的自行车爱不释手。于是,在他们20个月的时候,我为他们买了平衡
期刊
自新课标改革实施以来,明确规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轻松
学生升人高中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他们往往对新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不了解、不适应,加上初高中教材本身体系的脱节,给新阶段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那么,如何搞好初高中
目的观察改良Charnley关节夹在马蹄内外翻足截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改良 Charnley关节夹固定足跗二关节、三关节截骨融合术治疗45例52足.结果随访39例43足,随访时间
2008年12月24日下午,大型纪录片《水问》研讨会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召开,会议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主导力量,教师的素质及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其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社会评价教师队伍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师德。“问渠哪得清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下简称“检索课”)作为现今网络发展迅速、网络环境复杂的大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必修课程,对医学专业而言更是亟待做出改革.从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
目的 分析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6年1-12月西安市不良反应中心收集的162例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报告,总结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结
在日本,女性在结婚后被定位为以服务家庭、相夫教子为主,其就业方面存在一种“M形曲线”现象.本文试图以东京医大篡改女考生分数事件为切入点,运用社会角色理论的相关内容对
尽管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这一病理生理现象已有40余年,但其发生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引起高动力循环的因素十分复杂,在不同的肝硬化或/和门脉高压类型,以及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