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乐作”“会改”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unhua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对于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也很重要,“善作”不如“善改”,首先,要让学生“乐作”。通过别样日记“漂流”,让学生爱上表达。通过精选习作题材,让学生有话想说。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还要多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其次,要让学生“会改”。老师改,不如教会学生改,可通过生生互改,师生共评等方式,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不断的“改”中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 乐作 会改
  《红楼梦》中,香菱本不懂诗,学诗的动力只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加上她处于贾府这个特殊的环境,文学氛围浓厚,更增加了她对诗的兴趣。我们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时都兴致盎然,个个都跃跃欲试,无奈禀赋不同,有的学生虽用心习作却屡受打击,几次三番后视作文为仇敌,兴趣早早被扼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教好一篇课文不难,教会学生写文章却绝非易事,语文教师最烦恼最怕的事情就是批改学生的作文,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乐作”。我们要像呵护一株嫩苗一样,保护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并不断为这个兴趣“浇水”“施肥”,创造一切条件利于这株“嫩苗”的生长。
  一、别样日记“漂流”,让学生爱上表达
  何谓“日记漂流”?例如,班上有35名同学,随机分为五组,每组7名同学共用一本日记本,7名同学轮流写日记,相当于一周写一次,老师每天改五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以往人手一本周记本,写得好的同学从头到尾都好,不好好写作文的同学则是满本的“良”“中”,成绩不好就不好,破罐子破摔无所谓,周记本一发下来立马扔进书包,看也不看一眼,这样的周记只为应付老师的,意义何在?有了“日记漂流本”,学生之间就有了横向比较,有了更多展示和学习的机会。自己的文章别的同学和家长也能看到,出于“面子”考虑,也要写得认真一点。而老师一天只需改五本,把繁重的劳动分散了,可以给学生更有效的指导,岂不是事半功倍?这个方法在班上试行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对待作文的态度更加积极认真了,以前常收不齐周记本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二、精选习作题材,让学生有话想说
  学生在习作中常常遇到一些“假、大、空”的选题,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体验,往往出现无话可说,却要硬写的局面,这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应付作文、讨厌作文的情绪。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要让作文与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自然就能写出佳作。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挖掘、精选习作题材,让他们有话想说。
  低年段先生爱听故事、讲故事,我便搜集了许多看图写话的素材,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也教会了他们如何有序观察,如何找到重点、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对于中年段的学生,教师尽可能创造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观察、体验、抒发自己的感受。学生集体参加过少年宫的“小厨房”“扎染”等活动,教师让先生们说一说,写一写,还可以给学生变些小戏法或制作魔术气球来吸引他们的眼球。高年段先生看待事物会有更高层次的见解,他们到了爱发表意见的年纪,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社会热点新闻,组织学生讨论,在思辩中提升表达能力……这些做法的实施,“让学生有话想说”还会难吗?
  三、鼓励大量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
  笔者经常看到一些学生面对作文本,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些干巴巴的空话。大作家的旁征博引,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与长期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有很多,笔者分享一个小方法。我们班有一本“好书漂流”活动记录本,即每个同学推荐几本自己拥有的好书,放在班上传阅。每本书有一张记录卡,上面有书名、推荐理由、提供者姓名。借书的同学在下面写上借阅时间,归还时间,以及简单的书评,甚至可以写上向其他同学推荐的指数。班级定期评出最受欢迎好书及读书小明星,这样有书的同学会卖力宣传自己的好书,扩大了同学的阅读量,在班级形成了较好的阅读氛围。久而久之,学生有了积累,也就不会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了。
  四、要让学生“会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香菱学诗时,黛玉以“月”出题,香菱将一首咏月诗写了三次,前两次晦涩生硬,乏味单一,但她并没有失去创作热情,认真积累写作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终于捕捉到新鲜的意象,写出鲜活的诗作。由香菱“一诗三作”联想到作文教学中的作文修改这一环节,很多同学下笔即成文,修改文章似乎完全成了教师的任务。而教师精批细改,却常常换来先生的“不屑一顾”。这样先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得以提高呢?只有学生自己对作文经过不断的修改,学生才会有收获,才会不断的进步,作文教学才会获得成功。
  一、教會修改方法
  提到作文修改,有的同学只关注文中有无错别字和病句,不知道修改文章。首先应该整体浏览,从全局出发。
  作文正确的修改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看文章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这样的错误是先生常犯的,所以要把不切题的,与中心无关的内容删去,与中心有关的材料如果不够清楚、不够具体的,要写清楚、写具体。
  二看文章结构是否清楚。就是要看段落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文时,我常常建议他们把作文写成“汉堡包”结构,也就是开头和结尾尽量简洁,把中间的重点内容写得丰满而有滋味。此外,还要注意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等。
  三看文章的语句是否流畅、生动,用词是否准确。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起文章大声读几遍,听听是否顺耳,是否通顺,会不会产生歧义。
  总之,修改作文只有从全篇入手,才能统观全局,局部修改才有依据,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二、学生互改
  学生有时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读自己的作文,往往很难发现问题,所以还可以采取学生互改的方式,学生评价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教师的大胆放手,更有利于他们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成为写作课堂的主角。作文修改甚至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我们班的“日记漂流本”上,就既有学生评语,又有家长参与修改评价的痕迹,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在不断的“改”中提高的。
  三、师生共同评改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全班评改的方式,如给出一段不具体的文章,让同学们共同讨论补充细节,像给气球充气一样,把原本干巴巴的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班级共同修改作文:爱吃糖果的小猪
  修改前:
  小 猫
  我家车棚里有一只小猫,我每天放学都能见到它。
  小猫有两只绿眼睛,像两个绿宝石在闪闪发光。小猫有一双尖尖的耳朵,有一对长长的胡须,还有一个小嘴巴。(“有……有……有……还有……”显得很单调乏味。)
  修改后:
  小 猫
  我家车棚里有一只小猫,我每天放学都能见到它。
  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它一天到晚都竖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小雷达。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嘴巴两旁有六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测量出洞口的尺寸。最漂亮的是它的两只绿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先生们经常接受这样的训练,写作文时会更注重细节,文章会更生动。
  如果我们让学生拥有“香菱学诗”那样的兴趣,又有香菱“一诗三作”的方法,作文教学还会难吗?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文化不仅起到引领学校发展,起到文化立校的作用,而且会浸润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包括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学校文化,感悟学校文化,并借助于合适的活动来弘扬学校文化,由此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校文化 数学教学 “慧·爱”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
人老了,睡眠有些像头发,一日日稀疏,前半夜一两个小时安睡,随后清醒,凌晨两三个钟点,遮不住一脸的疲惫。  郑澜阳教授睡不踏实,做了几个梦。一架老式电影放映机立在黑暗的房间中央,把胶片上的人和物反射到屏幕上:白雏菊,蜂拥而来的游行人群,华盛顿国家广场,一排排刺刀出鞘的长枪,还有救护车。车身上的红字并不规则,像被人用手指蘸血涂出来的。警笛声由远而近,刺破了晨曦安静的薄膜。  他在卧室的床上醒来,瞄了一
【摘要】本文以微视频为抓手,借助晨会课这个平台,从盘点名人故事,精彩晨会;掇拾身边的七彩故事,出彩晨会;网罗经典影片,丰满晨会;拣选优秀绘本故事,缤纷晨会四个方面,阐述人生价值观如何在晨会中合理体现。  【关键词】晨会课 班级文化 微德育 心灵 微视频 价值观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会课是班主任与学生面对面,心对心交流的最佳时间,它是班主任一天中所上的第一堂课,它就像一首乐曲
[摘要]为落实语用,教师常会从阅读教学中寻找出“写点”,加以训练。而本节课则充分落实“用教材教”的觀点,通过“找准写点、辨析词语、唤醒感受、想象练写”等环节,以语教之,以语用之,扎扎实实地从文本阅读活动中探索出一条“写”的路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 辨析词语 唤醒感受 想象练写  《黄果树瀑布》以“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纵观全文,结构明晰,动词精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之齐名的埃及圣书文字及莫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今天已不再使用,汉字不仅继续使用,还曾被其他国家借去记录并创造新的文字。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教育部门专门下发了《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专门制定了《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课改纲要》和课标,其中反复强调写字教学。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令人担忧。  1.不重视写字教学  部分学校老师及家长对写好汉字的认识不
【摘要】仔细翻阅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整本教材,可以感受到教材插画的连续性。本文把教材插画上这些小学生编成一个班,整本书就好比发生在一个班集体中的故事,通过创建故事课堂三部曲“教师讲故事,创建故事课堂”“学生说故事,锻炼语言能力”“用笔画故事,进行自我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让二年级学生在听故事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激发爱心,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故事课堂 讲故事 说故
【摘要】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不仅仅是需要在形式上发生改变,最本质的是要从课堂内涵发生变化。本文以《云雀的心愿》一课为例,聚焦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运用,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辨力。  【关键词】生成资源 深度学习 技术支持 分享互动  一、深度学习  “趋势、挑戰、进展”,是《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它
【关键词】语文要素 说明要点 结构顺序 说明方法  现行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有个显著的特点,即按照两条线来组织单元课文,一条线是以内容为主题组织单元,如“人与自然”“革命岁月”“艺术之旅”等;另一条线则是以“语文素养”作为训练点组织单元,也就是把“语文要素”涵盖的各种因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写作方法等有机地、系统地体现在每个单元之中,渗透在单元的每篇课文里面。在每一个单元前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蕴涵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学校应从传统节日仪式、传统节日故事、传统节日诗文等角度全方位挖掘资源,在生命教育活動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传统节日保原味的同时增添时代气息。教育者要用时代“语言”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传统节日中的生命教育更具时代强音。  【关键词】传统节日 生命教育 教育资源  在人们生活中,那些值得纪念的、非常重要的日子,被称作为节日。顾名思义,传统节日
[摘要]本期自然拼读承接前两期的单个字母自然拼读的教学,笔者在班级内继续开展字母组合自然拼读的发音训练。针对前两期存在的一学期一考、评价过于滞后、拼读速度较慢、一部分学生跟不上等问题,本学期特别注重及时学及时考查,不断跟进,及时调整。本文主要从学习准备、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评价与总结三个方面围绕第三期的学习内容谈谈在课内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开展自然拼读之字母组合的发音训练。  [关键词]元音饱满 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