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作文点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属于那儿
  A篇
  
  雄鹰属于广阔的天空,在那儿,它可以尽情地展翅;鱼儿属于无边的海洋,在那儿,它可以自由的嬉戏;而我,属于一本本神秘的书,它们就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诱我采摘。在知识的海洋中,我驾着无舵的小舟,任其送我到达一个个美丽而神秘的仙境。
  很小的时候,我一直是孤孤单单的,父母经常上夜班,只好把我这个小不点儿锁在家里。我放肆地哭过,闹过,但都无济于事。百般无赖之时,儿童的天性使我只能寻找能玩的东西,以耗时光。
  是它,是家中的那只大书橱吸引了我。印象中,爸爸几乎每天都会从那里取书看,他常常眉飞色舞,又常常握权抚掌,合卷之后又念叨什么:“三日不读书便会语言无味,面目可狰。”我想弄明白是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爸爸如此痴迷。年少无知的我就这样爬上了书橱,拉开了它那厚重的玻璃扇窗。什么也不懂地打开了一本本书,看不懂字的我只能翻看那些有精美彩页的书。不知有义,只知有趣,那些制作精美,五彩缤纷的彩页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后来,我居然常常趴书上睡着了。
  再后来,书橱里的书就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安徒生童话》到《格林童话》,从《繁星》到《边城》,从《西游记》到《红楼梦》。一切的一切让我应接不暇,又让我狂喜不已。我会为拇指姑娘经历的苦难而哭泣,也会为她找到好的归宿而欣喜;我会为翠翠与爷爷安祥的生活而祈祷,也会为翠翠失去傩送而痛心;我会为宝黛真心相爱而兴奋,也会为黛玉在宝玉新婚之夜悲伤致死而痛苦……
  总之,是它们,是这些书给了我一个并不寂寞的童年。我不曾记得和小伙伴们的顽皮打闹,却记得我曾无数次摘录那些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文字。是它们给我成长的沃土,是它们给了我生活的全部。当我悲伤落泪时,简爱告诉我:要坚强,要勇敢;当我徘徊于痛苦的边缘时,斯佳丽告诉我: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当我失败颓废时,卡西莫多告诉我:别怕,加油!这些书,这些文字经历了历史长河的重重考验来到了我的手里心里。我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它们。因为我知道,我属于它们。每当我拿起手中的笔,总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我也要写一本属于自己、面向世界的书,我要永远属于书虫家庭的一员!如果有可能,我愿永远捧着一本书,探究自然的奥秘,探寻人生的美丽,因为,我的心在那儿。
  
  我属于那儿
  B篇
  
  在这平凡的世界上,我属于那儿,那儿有我的追求;在这平凡的世界上,我属于那儿,那儿有我的理想;在这平凡的世界上,我属于那儿,那儿有我的未来。我就属于那儿,属于我的梦想与明天。
  时间的车轮无时无刻不在转动着,四季的更替,生命的轮回,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惟一不变的是我们都在追求着一种归属感。我想,我是属于未来的,我是属于梦想的。当阳光照在我的脸庞,当清风袭遍我的全身,当我抬头仰望蓝天,我知道,我不会白白的来到这个世界。人的一生,有无限的可能,我想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那个可能。所以我有了我的追求,我追求生命的万紫千红,我追求人生的无怨无悔,我追求远方的光明辉煌。
  我的情依着我的归属,就算追求的路途有多么的坎坷,我也会奋力向前,因为我想为自己而活。也许我没有海伦
其他文献
2015届盐城市一模考试,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了小说阅读,材料取材于现当代作家汪曾祺的《陶虎臣》。该题满分为20分,全市抽样均分为8.85分,得分率44.56%。学生答题情况如何?错在哪里,又如何得分?我们根据阅卷情况,剖析学生的答题误区,给出一些答题策略,以期在以后的复习中能帮助同学们逐步提高小说阅读的水平。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陶虎臣  汪曾褀  每
文学作品的形象,内涵广泛,既包括具体的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群体或个体,甚至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  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应弄清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层次。高考试题在鉴赏作品的语言时,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2)理解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3)辨析作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普希金说,那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写作指导]  材料中普希金的话着眼于“过往”,而黄永玉的话侧重于“未来”。“过往”指向事物的起点,“未来”指向事物的终点,而这两者的联结点是“当下”。如果孤立地看待二者,就会陷入割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三月份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C:x2 (y-1)2=5,A为⊙C与x负半轴的交点,过A作⊙C的弦AB,记线段AB的中点为M,若OM=OA,则直线AB的斜率为.  该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求解,现将同学们的解法整理成文,并作点评分析,希望给高三同学的复习有一点启迪.  解法1:如图,设⊙C与x正半轴的交点为D,连结CM,DM,O
考试想得高分,必须避免犯低级错误!那么在不等式解题中哪些易错点令人防不胜防呢?本文歸纳如下,算是给同学们提个醒!  易错点1 乱用不等式的性质
古代文化常识题是高考高频考点。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和江苏卷四套试卷,均考到了这一题型。这与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列为考查内容是一致的。其实,古代文化常识在2014年全国大纲卷第9题就已经开始考了,2015、2016年连续两年全国卷也考到了古代文化常识。可以说,古代文化常识并不是新增的
[文题展示]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顾城说: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所以,有人说:距离可以产生美,距离也可以产生隔阂。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关于“距离”的材料作文。“距离”至少有三个角度的含义:一是空间的距离,比如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二是时间的距离,比如公元1911年到1949年;三是心理的距离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很重的比例。山东和宁夏、海南等课改省区都把论述类文本放在第Ⅰ卷,出三个选择题,计9分;而广东则把论述类文本作为必考题,两个选择题和两个简答题,计18分;2008年江苏省则把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作为选做题,各出四个题目,计18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009年江苏卷选取的《说“异”》,较2008年略有变化,原来两道客观选择题减少为一道,两道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本体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分析事实等为主要内容,它与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相对举,是选做题中的一类。论述类文本议论性较强,阐述观点鲜明,材料范围广泛,内容涵盖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论述类文本选文和命题较为稳定。2009年高考将在2008年命题基础上缩减一道
众所周知,分类讨论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方法之一.但是不少同学分类讨论意识不强,不能准确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更不擅长减少分类讨论的次数,优化分类讨论.本文结合典型例題谈一谈如何进行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