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情感激发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56914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应该是最能激发学生情感的课程。但是,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情感的大门。如今,新课标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也应该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源泉,利用课文创设情景,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使学生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学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高尚情操的目的。
  
  一、教师的情感投入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决条件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取得成功,不仅有赖于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了自己的感染力,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情感投入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激其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下,激起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本途径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有三种功能:信息沟通、情感沟通和调节功能。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不单纯是知识的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定的情感。因此,课堂上要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搞“一言堂”,更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教师的语言魅力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兴奋剂
  
  俄罗斯有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语文教师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学生的情感就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了。语文课堂上,教师用美的语言去描述自然的美,去分析人物形象的美,去再现生活的美,去揭示人生真谛和科学真理,把传授知识和激发情感融为一体,既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四、具体可感的文本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沃土
  
  文本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是可以直接激发学生情感的沃土。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立足于教材的风格与文体特征,组织课堂教学,以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使课堂里洋溢的“情”与课文的情感韵味相统一。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情感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从而感受到蕴涵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而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源泉,然后分角色表演,让学生直接融入文本中,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情感的体验。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语文课堂将会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
其他文献
地理教学中“整合”的含义,可通俗理解为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地理课程之中。整合强调现代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1.“整合”是社会发展、技术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理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使学生接触大量的
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记词汇,可总是记不住、记不牢,因而产生挫折感,甚至降低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下面我就根据个人的学习和教学体验谈一谈如何能够有效地记忆英语词汇,旨在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记忆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  一、 过好语音关 ,采用音标记忆法   根据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我发现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有一个问题:拼读技巧不过关,导致词汇学习效率低。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的存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于2008年4月1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其犯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犯滥用职权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从前几年的成克杰案、厦门走私案到陈良宇案,我们不难看出腐败虽然是个别现象,但还是时有发生,折射出了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还要继续加强。  一、中国历史上的腐败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  语文科属人文学科,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体验,中学生尤其农村中学的
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因此,让学生开口“说”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末,也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一、消除心理因素,锻炼学生“敢说”  说是人之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处环境的差异,不同家庭、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具有不同心理,久而久之会形成不同的说的能力,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胆怯型、羞涩型、内向型、口吃型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金科玉律。”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消除和减少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在宽松的气氛里接受教育,在和谐的环境中领悟道理,了解学生是前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教育有针对性,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了解学生的方式很多,我认为,与学生谈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谈心是师生心灵的碰撞,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
【教学设计思路】  运用板块式教学结构教学《孔乙己》。整个教学分为三大板块,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内容为切入点,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结构和孔乙己的形象;以品析小说中丰富有个性化和动作性的人物语言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再次围绕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展开课堂辩论,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整体教学实施】  第一板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内容,了解小说结构和孔乙己的形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一门课,首先应该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历史是一门学起来较枯燥的科目,而且常常被学生当做“副科”来学,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启发学生学习。课前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时,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预习课文,并搜集一些与课外相关的材料,以便于更好地学习。例如在讲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前,问学生
【摘要】演讲的成功难在开头,精彩的开头为演讲打下成功的基础,是演讲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演讲开头的几种方式:叙述式、提问式、歌曲式、诗歌式、名言式、排比式等。  【关键词】 演讲开头 成功关键    如今,许多人把“会开车、懂电脑和好口才”看做是21世纪人才的三大基本技能。演讲活动是训练口才的重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演讲的成功难在开头。古人云:“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精彩的开头,能唤起听众的
一、农村教师的重要性  多少年来,我国教师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文化传承和科技推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尤其是我国偏远地方的广大农村教师,更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多数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艰苦,但他们基本并未过多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农村教育事业中。他们为农村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既教书又育人,受人尊敬,理所当然。  二、农村教师存在的问题  当然,人无完人。我们的教师也存在着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