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垂体瘤相关论文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exte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EEEA)切除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
目的:通过术中对硬膜的取检印证夹层的存在,同时对129例病人术前头颅影像学结果及术中视频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夹层在侵袭性......
目的 探讨TSP1/TGFβ及相关因子与垂体瘤血管生成、侵袭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取46例垂体瘤手术标本,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TSP1及其......
背景与目的: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更全面的指标来评价手术疗效,而生存质量已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标准。本文探讨与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垂体......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侵袭性垂体瘤和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肿瘤侵袭发......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对于提升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将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侵袭性垂体......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试......
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约占颅内肿瘤的8%~15%。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垂体瘤可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NIPA)与侵袭......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目的分析内镜经蝶切除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4-11—2015-12内镜下侵袭性垂体瘤手术患者32例,统计术中鞍隔破损......
目的探讨不同Knosp分级的垂体瘤对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推移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垂体瘤组和对照组的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间距,比较两......
侵袭性垂体腺瘤是垂体腺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肿瘤侵犯蝶筛窦、上斜坡、鞍底骨质及硬脑膜。其发生率为6%~24%,由于侵袭性垂体腺......
目的:研究伴有出血、坏死等的侵袭性垂体瘤磁共振成像的MRI影像特征,同时评估其向外周侵犯的方式和范围以评价MRI在侵袭性垂体瘤诊......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侵袭性垂体瘤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测量冠状位上肿瘤的最大直径,记录肿......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对于提升侵袭性垂体瘤的的医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41例行脑垂体瘤手术的患者临......
期刊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在颅底脊索瘤和侵袭性垂体瘤(IPA)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
目的:了解MRI术前诊断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KnospE的MRI 5级分级标准,符合3、4级的患者视为MR......
目的:在准确理解垂体瘤硬膜侵袭生长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侵袭性垂体瘤沿着肿瘤破口形成5种不同的肿瘤通道:蝶窦、斜坡、海......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腺瘤(PI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PIA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13例PIA均向鞍区不同方向生长,致周围......
目的探索常规MRI图像纹理分析对颅底脊索瘤与侵袭性垂体瘤(IPA)的鉴别价值。方法分析19例颅底脊索瘤与21例IPA影像资料。采用Mazda......
西医治疗侵袭性垂体瘤以手术疗法、内分泌激素治疗及化疗等为主。中医治疗以辨病、辨证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脾虚湿盛,肾气不足为本......
<正>老年侵袭性垂体瘤为良性肿瘤,却呈现恶性生物学行为,可以侵袭周围的硬膜、骨质或侵入海绵窦、蝶窦等结构,瘤体侵入海绵窦内并......
目的:通过一例鞍区海绵状血管瘤误诊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以降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误诊、误治率。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在对鞍区海绵状血......
背景与目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其高复发率和低治愈率一直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原因。替莫唑胺作......
患者 女, 28岁。因“间断头痛头胀1年余,月经不调半年”为主诉入院。术前行鼻咽部3D-CT检查见蝶鞍略扩大,鞍背受压,鞍区、左侧鞍旁......
研究背景垂体由解剖和功能两部分组成:垂体前叶即腺垂体,垂体后叶即神经垂体。腺垂体协调下丘脑以及外周内分泌器官的信号,是调节外......
目的探索垂体瘤微循环与侵袭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2例垂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同......
<正>患者女,24岁。以"左眼视力下降1年,右眼视力下降1周,发热、头痛10余天"为主诉入院。神经外科体检:左眼外展不充分。头颅MRI平......
第一部分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海绵窦区域解剖基础研究目的:经鼻入路对海绵窦区域解剖结构进行深入探究,清晰显露海绵窦内侧壁硬膜,及......
目的:探讨Survivin、ki-67、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三者的表达有无相关性,以及它们的表达与垂体腺瘤呈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
目的:垂体瘤是颅内多发肿瘤,占10%—20%,虽然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有6%—10%的垂体瘤呈侵袭性,常规的肿瘤组织学表现不能区分......
目的探究侵袭性垂体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侵袭性垂体瘤(I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IP......
目的:探讨磁共振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颅底脊索瘤与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颅......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与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及其MRI表现。结......
垂体腺瘤,来源于垂体前叶细胞,在临床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约为1-7/100000/年,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大多数垂体腺瘤表......
<正>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由于部分垂体瘤呈侵袭性生长,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生长特性,可以向下侵及鞍底骨质和硬膜,甚至长入蝶......
替莫唑胺(TMZ)是一种口服二代咪唑并四嗪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烷化剂,通过对DNA鸟嘌呤的甲基化来干扰基因转录而诱导DNA损伤,目前是......
<正>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肿瘤,按照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三类: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侵袭性垂......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瘤的特点和诊疗方法,以减少临床上对该病的误诊误治。方法通过报道2015~2016年诊治的2例曾在外院误诊误治的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