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相关论文
摘 要:“十三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必读经典,“十三经”在中国古代社会曾经发挥过巨大的思想统......
阮刻《春秋左传正义》是由清代阮元校勘整理而成的通行经典,後又经同治至民国十五次翻刻。将中华书局影印的阮刻《春秋左传正义》与......
学位
解读经典,是为训诂之学,是我国古代传统之学,吾等后学之辈应该有所了解,故本文以今人李学勤主编的《十三经注疏》为主要参考文本,......
34.黄炎培 一、生平介绍 黄炎培(1878-1965),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早年父母双亡。1887年随外祖父发蒙,接受传统教育。18......
傅斯年先生1896年出生于山东聊城的一个书香世家,他是清朝开国状元傅亦渐的第七世孙,自幼便熟读儒家经典,据说,他11岁就读完了十三......
什么是孝?《新书道术》说的很明白,即“子爱利亲为之孝”.孝就是孝顺,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道就是关于奉养父母的准则、......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这里有祭祀孔子的大成殿......
,中国儒家之首.原名、,到汉代而成为儒家经典,故称为.“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推求问事之变,借以......
顷读2005年《书屋》第二期,刊有陈福季先生《“佞宋”何指?》一文,针对拙作《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2004年《书屋》第十二......
《书屋》2004年第12期范泓《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一文说:“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毛晋所刻印的许多书也在收藏之内,包......
提起“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堡”,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凡尔赛宫,它不仅是法国艺术的结晶,也是法国政治实力的见证。从1682年到1789年,除了摄政......
本书为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中的一本。廖平(1852—1932)为清末民初重要的经学家,其学多变。据其自撰的《经学四变记》,就有初为......
【正】 经学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学科,在整个封建社会,被誉为官方学术,曾成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正因如此,所以经学文献,卷帙浩繁,据......
《蒙学十三经》的隆重出版,使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不太受重视的蒙学部分大放光彩。这是教育界的幸事,更是传统文化传......
笄是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常用的发饰。《说文》释其为“簪也,从竹”。《仪礼·士冠礼》:“皮弁笄,爵弁笄。”汉郑玄注日:“笄,今之簪......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夫子的这句名言,教育了多少人!读高中时,我有幸从也曾任过塾师的乡贤韦景尧先生处借得陈玉澍老前辈的《后......
【正】 《尔雅》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汉以后便列诸经籍,布诸学官,为儒家治学必读之书.因此,历代竞相翻印,版本百出.群经......
本文论证了<孝经>入经最主要的原因是宋代以前历代统治者对孝道的大力提倡,重点考察了<孝经>在汉代入七经、唐代入十二经、宋代入......
标点<十三经>是一项浩繁艰苦的工作,整理者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当.笔者经过研究<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发现<礼记......
我们这里前任书记在位时,他的秘书对他可谓忠心耿耿。跑前跑后,事无巨细伺候周到不说,难为在他的“表忠心”。他有一段出名的顺口溜:“......
乾隆石经是历代儒家经典碑刻中最后一部,也是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一部。自乾隆五十九年(1794)刊刻后,历经了嘉庆八年(1803)的磨改和光......
在战国时期之后,"经"字是一个泛称,用来指称先秦诸子最重要的典籍。"经学"之名,始于汉代,特指关于儒家经典的学问。《诗》《书》《礼》......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
中国的传统教育以追求“道”为最高目的。而“道”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孝廉”,十三经除了《尔雅》外,都是讲“道”的,故求“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儒家"十三经"何时结集而成,自古迄今,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考察,发现始于孟蜀广政而成于北宋宣和的"蜀石经",已经将《周易》、《尚书......
《春秋公羊传》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典籍,被列为"十三经"之一。《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当是先秦至西汉初的公羊氏子孙及沈子等一批......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儒学群经是由儒学经典汇集成的文献群体,也是儒学思想的主要载体。儒学群经的最初汇集始于孔子整理古籍、编定“六经”,中间经过“五......
十三经是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无论是在意识形态上受尊崇的程度或是对后世的影响,其在文言文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对后世的影......
儒家"十三经"体系有一个不断结集和形成的过程,本文纠正了明清以来关于"十三经"形成的种种误说,考察了始刻于五代孟蜀时期的"蜀石......
阮刻《春秋左传正义》是由清代阮元校勘整理而成的通行经典,後又经同治至民国十五次翻刻。将中华书局影印的阮刻《春秋左传正义》......
双音节词回溯单音节词法是《古代汉语》词语教学训释的新法,郭锡良的《古代汉语》教材和十三经等参考教学材料中有广泛运用,"运"、......
敦煌儒家经籍中只有九经,而无《仪礼》、《周礼》、《公羊传》、《孟子》等四经,本文从唐代经学发展及科举制度层面探讨了敦煌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