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辨证相关论文
肺结节属于中医学“肺积”“积聚”“痰病”等范畴,其临床多无自觉症状。西医诊治手段以随访、穿刺和手术为主,具有明显局限性。从患......
目的 对临床研究中应用的不同血热证诊断标准进行比较与分析,为血热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全文期刊......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擅长运用宏观辨证认识和治疗疾病,因此需要采用反映人体整体状态的"宏观征象"作为依据。本文总结出6类"宏观......
研究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多累......
背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优劣,取决于骨的结构和骨的材料.片面追求骨矿密度的提高,可能会引起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恶化.目前对骨质疏松......
国医大师周信有临证思路为:(1)善抓主症,严格区分主症与兼症的动态变化,从一般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探究病理缘由;(2)注重准确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也存在其不足和待完善之处。通过病例分析认为,既要重视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又要重视现代科技和思维对揭示疾病......
目的探索小儿胃脘痛中医辨证特点及与胃镜表现的关系.方法借助胃镜检测手段,分析300例胃脘痛患儿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微观辨证的......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注重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用中药治疗胃脘痛(主要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是指因各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为消化科常见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范畴。......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层的固有腺体减少,在胃镜下表现主要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
本文以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统一的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医学积聚发病的特点,提出了肝胆结石从小积小聚论治的观点.认为肝脏结石为小......
<正>沈自尹教授(1928—,浙江省镇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国内外著名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和著名中西医结合理......
儿科临证中,常遇某些疾病的恢复期和缓解期,患儿常无不适,亦无阳性体征,使传统的宏观辨证方式陷入困境。本文就此类疾病的成因及其对策......
<正>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医学之精华所在。近年来,我们遵循这一中医理论,发挥其临床特色,开展了宏观辨证和......
目的观察中医宏观辨证结合微观辨证分部位保留灌肠治疗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宏观辨证结合结肠镜下微观辨证,再......
吉林名医杨世忠教授致力于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其于学术上善于鉴用古今而师古不泥,......
邵荣世老师从医四十余载,医术精湛,师古而不泥古,圆机活法,善纳新知,临证辨病与辨证并举,强调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每能药到病除,......
中医辨证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宏观辨证、微观辨证、辨证五环节(病因、病位、病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目的分析比较血虚证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查找、筛选1900-2019年发表的血虚证......
微观辨证就是在谙熟中、西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心悟的审慎过程。西医肾病学许多病因、病机,甚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机理都尚未......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辨治思路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指的是西医的"病",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检查手段......
自上世纪80年代微观辨证的概念产生以来,作为一种新生的辨证体系,在实践运用中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微观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围绝经期至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较绝经前升高4倍。围绝经期冠心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易造成误......
<正> 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其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新理论、新概念不断产生。30多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产生了一些"不见经传"的、......
<正> 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现在通用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原则同样适用于性功能障碍的诊断......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是中医辨治思想的主要特点,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
目的:设计制作西北燥证动物模型,以宏观辨证指标及经验方药反证评价模型,同时,对模型动物以部分现代医学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使得......
<正> 辨证分析是中医认识疾病及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它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精髓.临床上面对疾病症状的错综复杂与变化,一些年轻医师......
<正>陈家旭,男,1966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中医药学诊治疾病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但是,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实际上"辨证论治"与"辨病论......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工作中一个极为重大的研究课题。宏观辨证怎样微观化、客观化,微观指标怎样整体化,以及两者......
本课题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诊断学理论指导下,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1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BRG)患者从中医症状学调查入手并结合西医......
本课题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从中医症状学调查入手,并结合西医内镜及病理诊断,进行中医证候学研究,......
目的:基于证素辨证学,进行胃癌的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对比研究,阐述各自优劣,并将宏、微观辨证互补结合,探讨其互补结合优势与临床价......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胃脘痛为研究背景,探讨中医胃脘痛各证候分布规律,同时运用中医诊断学的望诊方法,研究胃镜相与胃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