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民智相关论文
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育兼重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尝试,拉开了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序幕,其“新民德”之说,以划分“群”......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从流亡日本之初,即以营救光绪皇帝、继续改革事业为职志。梁氏一方面希望说服日本政要营救光绪,一方面积极准备武......
[摘要]甲午战败之后,兴起新的重农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各种基层力量通过兴办形式各异的基层农业学校、散发农书农报、举办农......
对于《学衡》,对于吴宓先生,我所知不多,且未见过吴宓先生,没有专门研究,也不可能再来补课。不过,最近读了刘克敌同志的新著《花落......
<正> 卢作孚和他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早年也曾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启蒙思想家学术思想的影响,追求光明。他曾加入孙中山先......
《论语·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章在清末民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愚民的问题上.有关此章是否愚民的讨论在......
一、清末北京白话报刊的盛行 最早的白话报出现于19世纪后期。1876年,上海申报馆主人英商美查(Ernest Major ?-1908)鉴于“......
摘 要:晚清报人陈独秀在安徽芜湖创办的《安徽俗话报》,诞生于20世纪初白话报大发展时期,与此前的近代政论性报刊相比,出现了由救国向......
清末媒介文化之发生得益于深厚的传统资源。首先,作为一种传统的政治资源,官方的影响几乎渗入清末传播的各个领域。清政府在推动清......
一、引言rn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先进人物,现代学者往往从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出色的外交活动家的角度对他进行研究,而......
清末推行"新政"期间,直隶当局于京师创建了两所"小学堂工场"(或称"工场小学堂"),将职业教育提前至小学阶段,既为解决贫民生计,也使为社会培......
中国近代“青年”的发生不同于西方。它不是随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而产生的,而是由于民族危亡,在“兴民权”、“开民智”、“维新吾民......
严复与福泽谕吉是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启蒙思想家,都提倡提高国民的素质,但又有所区别.同为"开民智",严复有感于八股......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的清政府,为了挽救其垂危的政治,不得不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早期洋务派为了兴办实业开......
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出现了两种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新认识.一是提倡普及科技知识,提高民众素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物质力量.二是......
<正>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字又陵,又名几道。严复不但是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
<正> 一教育思想体系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是中国资......
本文论述了儒家文化与现代化及人的素质之间的关系。指出:儒家文化有利于现代化的发展,儒家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优劣,关键......
一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以资产阶级化的武士集团为骨干,联合京都大贵族和地主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虽然,这是一场不彻底......
近代陋俗文化的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运演过程,它贯穿于近代社会的始终.当我们对近代陋俗文化的变化过程作了全面考察之后,可以从......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念》中曾经论到:“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是先从器物上感到不足;第二期便是从制度上感到不......
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们,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适应,在文化教育领域里也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主张,他们把教育改革作为实现......
毛泽东在其早期的书信、诗歌和著作中体现了他争取变革的勇气和复兴民族的梦想。他认识到,在彼时的中国,彻底的、革命性的变革才是拯......
《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创刊,自创刊之日起,就以“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为宗旨,致力于开启民智、深达民意、改良习俗、除旧布......
<正> 晚清小说专论,林林总总;粗略地编年,即可发现,大多数写于1897年至1915年。其中1902年至1908年的文章又占多数,这短暂的六年时......
<正> 1983年戊戌和康梁学术讨论会过去已五年了,今天又一次来到广州——南海——新会,研讨戊戌和康梁.五年来对戊戌和康梁的研究有......
<正> 一今年是戊戌维新九十周年,明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由于历史的反思,人们提出了对“五四”的再认识,在接近它的七十周年,大家......
<正>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东渐西学"运动的引领者,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政治思想是其文化遗产中极为......
简论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教育观●张永新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面对着西学的大量涌入,不同的教育思想家都在思索着如何对......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卓越的新闻工作者,"开民智"的新闻思想一直贯穿于其新闻事业的始终。但其"开民智"的新闻思想并不是一成......
<正>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又是一次重大社会改革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
开启民智问题来自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近代先进分子对中华民族遭遇的"亡国灭种"危机的忧思,他们认为只有"广开民智,才能抵御外侮",......
严复的思想并不是以中西文化之争,而是以中国救亡图存的问题为核心来展开的。早期严复思想以"开民智"为中心,基本上肯定西学并否定......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晚清,在中外时局逼迫及体制精英诉求下,清政府通过政策变革、体制调整开辟了由官员现代化到民众现......
<正> 近几年,随着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批康有为在戊戌年间所呈奏稿、书籍原件的发现,史学界提出了重新评价维新派变法政治纲领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