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汗相关论文
导师翟晓翔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对于临床各种中医皮肤疾病的诊治拥有丰富的经验.翟晓翔教授认为,胆碱能性荨麻疹发病与有无汗出密切......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IPA)是一种以无汗和对疼痛刺激不敏感为基本特征的罕见的隐性遗传性疾病,出生即有发育缺陷,死亡率高,人群发病率极低......
遗传性感觉与自主神经障碍(hereditary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uropathy,HSAN)指的是一大类影响感觉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疾病......
无汗 /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 (EDA)是一种以汗腺、毛发及牙齿等外胚层起源的组织发育缺陷为主要特征的 X连锁遗传性皮肤病。其致病......
风寒感冒是因身体受到寒凉而引起的感冒。中医认为,它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
捂汗能治感冒,洋葱可以吸收感冒病毒,喝姜汤有助治疗感冒,洗冷水澡不易感冒……日常生活中,用于预防、治疗感冒的小妙招,你是否尝试过呢......
<正> 孙××,男,26岁,烟矿工人。患者于1978年2月出井时,被出车挤伤,头部受伤,肋骨骨折,失血甚多。抢救伤愈后,右眼视物模糊不清,......
4例患者分别于1999年至2005年3月于我院就诊,均为男性,年龄17~48岁,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其中2例发展为肠梗阻,1例......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其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中医认为,苏叶味辛、性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本品辛香温......
两种流浸膏我于1952年9月至1954年12月,在四川重庆卫生工作者协会门诊部任职,该门诊部除用中药煎剂外,兼用自制的流浸膏。其中银......
高热是一种常见症状,可发生于各种疾病,但以外感时邪为多见。笔者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在治疗本症时,常加用柴胡、青蒿两味,退热效......
小儿夏季热,是儿科夏季常见病。好发于3岁以内的乳幼儿。临床以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为主症。笔者认为小儿夏季热......
我们以加减双解汤治疗外感高热1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70例中男98例,女72例;年龄1(1/2)~5岁者43例,......
人参败毒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系宋代钱乙所创制。具有益气解表,散风袪湿的功效。余以此方加减治疗正虚感邪,表症重者,偶获心......
一、大青龙汤证:周某某,男39岁,本市某中学职工,住院号9725。患者于1986年4月27日因淋雨后始恶寒发热,头痛,身胀痛,自服安乃近后......
治疗方药:防风、川芎、天麻各10~20克,白芷、菊花、羌活各10~15克,地龙10克,枳壳18克。伴恶寒无汗者加桂枝、荆芥;伴发热口苦者加银......
防治病毒性感冒的良方─—小柴胡汤春暖花开之际,养蜂者又要踏上追花夺蜜的艰辛旅程。虽然他们抗病力强,但由于风餐露宿,生活无规律,水......
高热数日不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笔者从湿温病辨证入手,采用藿朴三仁汤治疗该症43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3例中,男性28例......
五味子性味酸温,临床常取其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温精止泻。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五味子除具上述作用外,还具有抗过敏的功效。笔者曾于......
逗逗这几天都在发烧,妈妈还以为他感冒了,结果吃了两天的感冒药还是不见好转。去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原来逗逗得的是夏季热,虽然症状和感......
银翘片价格便宜、效果好,是大家感冒时常用的中成药。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人在受凉感冒时也选银翘片,这其实是个误区。 中医认为......
感冒在四季均可以发病,以冬春发病为多,冬受风寒,春受风热,夏季风寒挟暑湿而发病,轻者称伤风,重者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可致病毒性感冒,并在......
Horner综合征是交感神经受损后发生的一组症状,都修波教授将其归于“汗证”“痿证”范畴,病机主要是精血津液不足,营卫失和,中气下......
随着天气的变凉,如果你不慎患上伤风、感冒,除了要服药清热解毒外,还可以从以下介绍的六类食品中,选择出你喜欢的一两种试试,它能......
脚博士108,很牛逼的30元买一盒(50毫升),可用(管)三年脚汗脚臭,产品独特神奇,使用简单方便,当场演示,只需脱下鞋子,不脱袜子喷十多二十下在鞋......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全人类抗疟做出了卓越贡献,青蒿也因此备受瞩目。青蒿是一味中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牛的瘤胃积食是在瘤胃中蓄积食物过多,使瘤胃扩张,不能消化,特别是采食大量精料或突然变换草料,过度劳役等都可引起本病的发生。1......
凌某,女,24岁,未婚,1984年9月18日就诊。患者1976年8月3日中午,顶着烈日追赶客车时,猝然昏倒,神志不清,无汗。约半小时后送至某地......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第301条,原文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主治“太少两感证......
九味羌活汤源于金代医家张元素所著的《此事难知》上卷,称为“易老解利(伤寒)法”,是一首常用的辛温解表剂。方药组成:羌活、防风、苍......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方药也有很多,怎样选用呢?现简单介绍一下。 二冬膏 天门冬、麦门冬等份,水煎浓缩,加蜜收膏。功能养阴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