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相关论文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已经成功描述了中重核的集体激发。不同于几何模型,IBM具有内部群结构的代数表示。在IBM原始模型,即IBM-1中......
本文给出了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在SU(3)基底下的数值计算程序及程序设计思路。运用该程序分析了模型的consistent-Q哈密顿量在......
本文用高阶项[Q(0) x Q(0) x Q(0)](0)替代传统的SU(3)极限,对振动到转动过渡区原子核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分别用两种方法研究了能级比,d玻......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成功描述了中重质量原子核的低能结构和性质.但是,大量研究表明,为了在该模型框架下更好描述过渡区原子核的低......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是描述原子核低能集体性质的成功代数理论,该模型的哈密顿量由s和d玻色子算符构造,并用U(6)群的生成元来表达.......
激发态量子相变描述的是量子多体系统的性质随着激发能的变化发生突变的物理现象。有关原子核系统激发态量子相变现象近年来得到了......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是用来描述原子核集体运动的代数模型,并在描述原子核的低能结构和性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相互作用玻色子模......
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框架下,采用相干态技术与IBAR数值对角化程序系统地研究了该模型中L~Π=0~+激发态的量子相变。通过对比U......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框架下,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出现在相变临界区中的能级简并特征。在大玻色子数情况下,揭示了U(7)5(8)和SU(7)3(8......
近年来原子核的量子相变问题一直受到相当的关注,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很多相关的物理研究.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是一个代数模型,用以......
近年来过渡区原子核性质的研究一直受到相当的关注,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很多相关的物理研究。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模型框架......
在本文中,我们基于SD对壳模型理论,对比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在区分质子和中子,以及不区分质子和中子的两种情况下,利用计算机程序......
本文用高阶项[Q(0)×Q(0)×Q(0)](0)替代传统的SU(3)极限,对振动到转动过渡区原子核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分别用两种方法研究了能......
本文重点研究了加入高阶项的IBM即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对原子核的三轴形变的描述首先本文在原数值计算程序基础上加入了四体项矩阵......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一般形式的哈密顿量来研究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长椭球到扁椭球的形状相变.与传统描述这一相变的哈密顿量不同,此......
本文使用IBM(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对偶偶核9848Zr进行了研究.拟合了9848Zr核的低能谱的谱带,计算了9848Zr核的低能谱的电磁跃迁,分......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nteracting boson model,IBM)是一个代数模型,它能很好地描述原子核的集体运动性质.由于IBM中玻色子数守恒及......
利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3研究了60-66Zn同位素的能级结构. 通过对波函数的分析,研究了这些核中的混合对称态. 确认了60Zn核中的同......
用玻色子1/N展开技术研究了6个钨同位素的能谱和约化电磁跃迁概率B(E2).结果表明,展开式的高阶项十分重要,6个核的能级能量的理论值和......
提出sdd′玻色子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方案,用该模型计算了原子核152,154Sm的低能激发谱、B(E2)跃迁值和B(M1)跃迁值.结果表明,该理......
利用前斯提出的sdd'玻色子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方案描述转动核^168Er低能激发谱中的全部1^+态,计算^168Er能谱中1^+态到基态的B(M......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在IBM2中对Pd偶-偶同位素100Pd-116Pd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引入了一种新的高阶项,并对过渡区原子核量子相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能量曲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阶项可以描......
应用SO(6)的高阶项[Q(0)×Q(0)×Q(0)](0)代替SU(3)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研究了176 Os和178 Os核的性质.首先研究了能谱和能级比,并和实......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在IBM2中对Ce偶-偶同位素128Ce-138Ce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
详细研究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振动极限到SU(3)转动极限的相变行为. 通过对能谱和E2 跃迁强度等的分析, 说明了在临界点的核......
在IBM2中研究了混合对称态.发现某些较高自旋的混合对称态随着Majorana相互作用很快变化.这个结果改变了传统的关于混合对称态的观点......
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62-76Zn核的低能正宇称态的能谱和电磁跃迁. 应用一个简单的哈密顿量能够较好地描述它们的能谱和电......
The level structure of 64-70Ge isotopes has been stud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racting boson model-3(IBM-3) . ......
本文采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了对形状相变比较敏感的可观测量的有限N特征,从中选出哪些量可以作为有效序参量,并将其与实验值......
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80周年之际,对近年来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研究的主要进展情况作一介绍,包括原子核高自旋态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的护理方式在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医......
简要回顾原子核形状相变研究的现状,并将相干态理论与角动量投影方法相结合,在不区分质子玻色子和中子玻色子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包括不区分质子中子的玻色子模型IBM-1和区分质子中子的玻色子模型IBM-2)是非常重要的原子核结构理论模型,该......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是近十年来提出的解释中重核的理论方案。本文利用不可约张量基的方法对IBM1们解析波函数进行了讨论。特别是第......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是研究原子核结构和性质的一种代数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原子核的集体运动,从而揭示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的新的......
本文讨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中原子核的三轴形状相变.对原有计算程序进行了优化和扩展,并利用该程序研究了含三体项的模型......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加入高阶项的IBM即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对原子核的三轴形变的描述.首先本文在原数值计算程序基础上加入了四体项......
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基础上引入O(6)的高阶项代替传统的SU(3)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对176Os核和1780s核的X(5)性质进行了研究,......
本文介绍了关于原子核含三体项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过渡区情形在SU(3)基下的数值计算程序,程序编制及其应用.利用该程序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