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宗相关论文
唐开元年间,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中国弘扬正传密宗,史称唐密。由此,掀起了中国译经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中国密教进入极盛时......
<正>空海(774-835)是日本真言宗的祖师。俗名叫佐伯真鱼,是赞岐多度郡屏风浦(今日本香川县善通寺)人。父亲佐伯直田,母亲阿刀氏。他幼......
近代以来日本佛教真言宗在华的宗教活动忻平中日文化交流渊源流长,宗教是个重要媒介。然近代以降,随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和中国日......
<正> 在日本长达1500多年的汉文学发展史上,江户时代以前来华的日本佛门弟子同日本汉文学的发展一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平安......
【正】 中国佛教史料中,有所谓“十宗”、“十三宗”,本出于传闻,并非真相。本文主旨在指出其虚妄,讨论其由致。然由于相关汉文的......
与现在流通甚广的“四弘誓愿”不同,唐代密教流行的是另一种独特的“五大愿”(一者众生无边誓愿度,二者福智无边誓愿集,三者佛法无......
2019年5月4日至5日,首届"佛教宗教师专业与信仰为基础的社会服务"(Buddhist Chaplaincy and Faith-Based Social Services)国际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年轻时入唐,向唐密大师惠果受学胎藏、金刚二界密法,回国后开创日本真言宗,又称东密。空海依据《大日经》、《金......
<正> 据新华社北京电日本文化名人、中日文化交流先驱者空海大师圆寂一千一百五十周年纪念会九月五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
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至唐代,国都长安成为以经论而命名的佛教各宗的聚集地。唐初佛教有十宗,至今流行的主要有八宗。除天台宗、禅宗......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已完全汉化,其后又于公元6世纪渐渐渗入日本。钦明十三年(552年),汉文佛典由东北陆路经百济渡海传入日......
<正>一、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暂定名)展览日期:2016年5月11日—7月10日(5月10日周二开幕)展览地点:第一展厅来展单位:日本真言......
<正>喜饶嘉措大师是我国著名的佛教高僧,也是宗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曾被毛泽东誉为"爱国老人"。他于1883年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道帏......
本人受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佛寺耀湛法师委托,翻译《真言宗读本》宗史篇。宗史篇主要涉及佛教显密对辨的教判思想及真言宗的重要......
<正> 《法华经》言:“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是也。佛之知见,即一切智智,梵言萨婆若,一......
<正> 弘法大师空海(774—835)是日本真言密教的创始人,奈良朝(710—794)至平安朝(794—1184)日本佛教改革的奠基人、汉学家、诗人......
<正>著名艺术大师歌德曾说过:"在制约中才显出大师的本领。"~1当面对设计制约时,有的设计师一愁莫展,而富于创造性的设计师却可以......
智大师首创五时八教、止观双修等学说,在继承印度佛学和融合儒道两派思想的基础上,创立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佛学思想体系的天台宗,......
<正>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日本以后,经过奈良时代(710~785)、平安时代(794~1192)以至镰仓时代(1192~1380),前后约七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宗......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历代民间和信使往还,史不绝书.从汉光武封赐倭奴国王印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自唐武后改称倭国为日本国,......
日僧空海曾随第17次遣唐使团留学长安,广泛涉猎密宗佛学、中国文学、文字学和书法等学科。回国后,他创立日本佛教真言宗即“东密”,历久......
【正】 神道是在日本民族固有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行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期间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
在近代佛教复兴的浪潮中,随着各家势力的扩张,不同宗派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凸显。真言宗传入中国后,因其排他性的教义与俗家传教形式......
<正> 日本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产生了带有个性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的许多方面是日本人从自己国家的土壤中培育而成的,但也有不少......
<正>二战期间建筑学家梁思成给美军建议,希望不要轰炸京都和奈良,结果这两个古都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客观地说,这个建议非常必要,......
<正> 佛教是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国的历史和思想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日本佛教是中国佛教的移植和发展,在长......
2004年拙文《论大足宝顶为佛教水陆道场》作为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参会论文发表后,在相关研究领域略有回响。除赞同外,尚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