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渠相关论文
本文从“古今地名之系连”“同地异名之沟通”“同名异地之离析”“虚假地名之剔除”“地名掌故之充实”5个方面,对《辞源》第三版......
开皇九年(589)隋平陈统一中国以后,如何经营陈朝旧境,尤其是对六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今苏南、浙北地区如何进行有效的控......
历史文化遗产线形大遗址的保护之难一直困扰着我们.以历史人工运河为例,如极具历史人文科学价值的隋代通济渠遗址的保护,在城市现......
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首都168年,个中缘由,须做具体分析.rn一、交通漕运优势.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的通济渠(汴河)途经......
经过历代的风吹雨打演变至今,遗址点的文物映衬着隋唐大运河带给河两岸的昔日繁华.即使是站在今天的运河遗址旁,我们也能感受到那......
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修大运河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今日穿洛阳城而过的洛河是隋唐大运河首段通济渠的一部分。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
淳化二年(991年),东京汴梁附近的河渠决口。宋太宗闻讯,天刚亮就乘步辇出乾元门,亲入泥淖,行走百步,视察灾情。他对群臣说:“东京养甲兵数......
通济渠是隋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条,其东段通称汴河。由于早期文献记载或简略不明,或易生歧义,所以关于通济渠东段(汴河)的具体流经线......
隋唐运河除正式名称外,又有很多异名,其中尤以广通渠、通济渠和邗沟异名最多。广通渠得名自广通仓,又名富民渠、富人渠,仁寿四年避......
大运河安徽段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收获颇丰,较为重要的遗址有柳孜运河遗址、西关运河遗址、木牌坊运河遗址等。通过分析构成运河......
唐代洛阳城西南隅的通济坊南确有人工渠道,此渠自西苑支分洛水,往东北方向流经诸多里坊,最终注入洛水。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将其......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五千多华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
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蕲水有二,一入"江",一入"淮",在此所指的是入"淮"之蕲水。这条蕲水古河道发源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于今江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通济渠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曾起到联系中原地区政治中心与江南地区经济中心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大运河申遗的背景......
通济渠与沿岸聚落相伴而生,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一方面,通济渠营造了沿岸区域经济环境,影响了沿岸聚落的兴衰变化及沿岸聚落空间形......
本文以为今天所看到的唐东都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大的变化。提出宇文恺规划和营建东都洛阳城时,是在西苑......
通济渠是我国南北大运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隋、唐、宋的经济、社会发展曾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从交通功能演化入手......
流经西安城的通济渠与引泾(河)渠首的广惠渠,是明代关中新修的著名水利工程,且被作为政绩写入明清时期的众多项忠传记之中。但是各......
始于唐代的隋堤柳吟咏,是唐人借助运河这一特定文化场域表达其历史意识和现实关怀的典型诗歌主题。唐人赋予隋堤柳以"亡国树"的基......
<正> 一部由阚绪杭先生主编、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淮北市博物馆编撰的大型考古发掘报告《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报告......
文化遗址是现代人类重要的财富,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考古价值和一定的商业价值,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合理地开发。我国历史悠久,......
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统一中国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经济繁荣与水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
本文搜集史料对隋炀帝即帝位后大业元年连兴大役 ,在南运河开凿贯通后即率后宫百僚巡游江都的史事 ,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政治分析。......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全长约19公里,始于公元前360年开凿的鸿沟水道,是古代黄淮平原沟通黄河与淮河、长江的水路交通网中的重要......
2011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河南商丘夏邑县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济阳镇段进行考古发掘,对大堤、河床的结构有了初步了解,推测这......
隋唐大运河是第一条贯穿我国南北的人工运河,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是联系我国不同地区的重要水上通道,对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起到积......
中国大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始建于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条人工运河,至隋代全线贯通,经唐宋时期的发展,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文化遗产空间受到挤压和侵占,地处乡野田园间的文化遗产状况尤为堪忧。如何保护长区域、大跨度且分散的遗产资......
唐宋汴河和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且流经路线还曾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后来逐渐湮废则是由"天灾"兼"人祸"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