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大系相关论文
《台湾当代文学事典》,古远清著,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朋友们希望我写一部《台湾文学史》,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犹记得......
《新中国文艺丛刊》 老作家李辉英先生的书话集《三言两语》中,收有《从翻版书上看到的》一文,谈到上世纪70年代初,在香港的市......
眉睫今年7月出版了他所编的《许君远文存》大陆简体字版。很早之前就听闻此书在台湾出版,今日得见,当然是幸事。 言归正传,眉睫......
不朽的业绩我称蹇老生前是贵州文坛的“文学领军者”,这是由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人格精神的魅力所决定的。蹇老德高望重,心......
<正> 鲁迅先生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选了凌叔华的一篇《绣枕》,在《导言》中,鲁迅先生称,凌叔华的作品反映了“世态的......
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四卷五号,发表了周树人署名鲁迅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使中国现代文学迎来了小说的诞生。我们可......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拿来主义》一文在教学过程中,有两大方面为教师所重视。一是论证艺术(主要是比喻论证),二是语言......
有一所高等学校的图书馆,在看到报刊上批评华岗著作的文章以后,就把华岗的一切著作挑出来,停止出借。山东大学出版的“文史哲”杂......
在庐隐的作品中,我们也看见了同样的对于“人生问题”的苦索。不过她是穿了恋爱的衣裳。…………在反映了当时苦闷徬徨的站在享乐......
一个时期的文学史也是一种文体的演变发展史,《中国新文学大系》是较早地系统编订文学史的重要史料,也是辨析文体观念重要著作.通......
本论文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总集《中国新文学大系》所进行的个案研究,重点阐述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文献学价值、文学史价值和学......
除了在文学批评和翻译领域建树颇丰,李健吾在小说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他曾公开发表短篇小说三十余篇,先后出版过四部短篇小说集,中篇......
关于到底什么是乡土文学,以及什么是乡土文学的核心精神,文学界和学术界的看法一直是变化的,也始终存在争议.从鲁迅的“用主观或客......
周作人、郁达夫合作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散文集》时,在编选思路、撰写导言、编选篇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分歧。周作人在编......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成为中国文坛的一杆大旗,它汇聚了当时具有影响力的一批文人和理......
<正> 散文是行文比较自由的一种体式,很难给它划一个绝对的界限,就其应用范围来说,可以叙事、状物,也可以论理、抒情。就其涉及方......
<正> 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活动家、新文化运动发起人和现代中国思想界“精神领袖”的陈独秀,史学界已经发表了相当多的文章进行研......
1929年出版的草川未雨《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被公认为中国新诗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批评著作,但对其的评价历来过于简单。本......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秋季用书"语文·七年级上"重新将魏巍的《我的老师》选入教材。文中蔡老师教我们读过的《过印度洋......
作为女作家的冯沅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有其夺目的一页的。她以“大胆、敢言”(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的......
应该赋予郭沫若的历史剧以怎样的地位?这个问题不是靠别人给它确定的,而是由郭沫若历史剧本身所奠定的。这种地位的奠定又主要的是......
<正>一从"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工作,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来考察,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
会议
“历史语境”是指事物存在及产生意义的文化空间,对任何事物进行合理的阐释,都离不开与这一事物产生、存在、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环......
<正>鲁迅先生于一九○二年至一九○九年在日本留学,现代日语对鲁迅有着较深刻的影响.在他的各类作品中,字里行间往往使用着一些现......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不仅是赵家璧编辑生涯中的重要收获,更是中国出版史上极具特色的出版案例。《大系》在充分......
<正>选择,被认为是编辑的主要本质特征。而选择属于人的主体活动,必然会有或现或隐、或这样或那样的标准,具有倾向性。如果个人的......
中国散文写作传统源远流长,现代散文的创作成就引人注目。梁实秋散文近十几年来在大陆吸引了大量热心读者。本文从现代散文的艺术特......
钟敬文先生既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专家 ,同时又是一位在 2 0年代初即以“清朗绝俗”(郁达夫语 ,《中国新文学大系·......
<正>一在1976—2000年的中国短篇小说中,我将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作为叙述的起点。当然,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
<正> 一九七九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三校中文系合编了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在这套资料的《短篇小......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年),即将出版,它精选了这十年间的代表性作品中,对于这期间出版的几百部长篇小说中只选了五部,其......
<正> 鲁迅小说《药》的结尾部分,过去颇有些不同理解,发生过几次争论。这一部分确然是难点所在,其难解之处且亦不限于曾经引起论争......
本文通过对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十卷本《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研究,指出它那精心撰写的“导言”,细致编排的作品、史料......
<正>一在"娜拉"的中国接受中,胡适、鲁迅、周作人、茅盾、郭沫若、欧阳予倩等一批知识分子,都先后介入其中。知识分子针对易卜生剧......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具有突出的贡献,但这个结论往往比较空泛,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层面......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之作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丛书自出版来,以其对新文学各方面进行的完备系统整理评述,而在社会上受到......
1935年1—5月间,鲁迅应邀为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编选《小说二集》,并写下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小说......
<正> 一、《沉钟》周刊的诞生与四位创建者很多文学史常把"沉钟社"看成是"浅草社"的继续,这是比较通行但并不确切的看法。其实,沉......
<正> 在左翼作家的“革命文学”理论中,文学大众化问题的提出,首先显然是出于现实的政治功利需要,其次才是一个文学形式的表现问题......
<正> 邵洵美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也是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和外国诗歌的介绍作出过显著贡献的出版家和翻译家.然而对于这......
本文从文体的角度,在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下,对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换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