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理论家相关论文
芥子园原本是十七世纪时,由著名的戏曲理论家、造园专家李渔在南京营建的一座园林,该园位于南京城内秦淮河南,中华门之东。《笠翁一家......
在周明泰的浩翰的藏书中,手抄本《乾隆三十九年春台班戏目》(简称《戏目》)至今仍为世人罕见。这本《戏目》现藏上海图书馆善本室......
何为现代戏曲?戏曲理论家龚和德先生曾经在《戏曲的现代建设与现代戏曲》中说过:“在现代戏曲的质的规定是最需要讨论的。简单地说......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把写作比喻为建房“: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
<正> 李渔(公元1611~1680年)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是我国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他在词曲、小说方面的造诣已在国内外名闻遐迩,但他在造......
期刊
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老报人丁锡满先生在年前市文联主办的“吴宗锡评弹观研讨会”上,提议将“吴宗锡评弹观”改为“吴宗锡......
每次看顾芗演出,我总会忍不住想,在这位瘦小纤弱的女艺术家身上,究竟潜藏着如何巨大的艺术天赋呢?你看她,演啥像啥,上至八九十岁的港台老......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 有的人走着常人走惯了的道路,艰难跋涉,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他人生的顶点;有的人依靠机遇,平步青云;也有......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保健疗疾之道颇为大胆出俗,独具特色。在其所著的《闲情偶寄》中,有六段谈及保健疗疾的小品,名为《笠翁本草》,突......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文成兵,1978年3月出生,四川省罗江人,中国共产党员,2003年7月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戏曲危机30多年了,我们急切地盼望中央出台文件指导我们如何去应对现实问题。现在中央文件出台了,戏曲工作座谈会也召开了,戏......
<正>以声腔和表演风格为划分标准,京剧里流派林立:谭(鑫培)派、王(瑶卿)派、梅(兰芳)派、程(砚秋)派……数不胜数。如果说这些流派......
<正> 由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杨志烈、杨忠、高非、仲居善四位同志撰写的,我国著名戏剧史学家、理论家马彦祥同志和现代戏曲史、戏......
在清末民国初期贵州籍的文化名人中,姚华(1976-1930)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姚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教育家、古文字学家、戏曲理论......
自20世纪60年代路工先生《潘之恒——明代戏曲表演艺术评论家》一文,发表在《戏剧报》(1961年第十四期)上,首次对潘之恒的生平及戏曲理......
<正> 王骥德,字伯良、伯骏,号方诸生,别署秦楼外史,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理论家,著有传奇《题红记》、......
<正>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不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它伴随着戏曲艺术实践的日益丰富而不断发展演进。在戏曲理论史上,明代中叶是一个重要......
<正> 艺术的历史是十分古老的,在人类还没有文字之前,它已经走过了几万年的历程。因而,要让我们来探求几万年前艺术“发生的日子”......
在北京要说起京剧脸谱,有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戏曲脸谱绘画艺术家田有亮....
<正>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为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与繁荣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他所创作的传奇《笠翁十种曲》其文学性......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我想谈谈戏曲评论与戏剧观......
章诒和一生坎坷,颇富传奇色彩。在这里,我只能用粗略的笔触去描摹她人生历程中的几个侧面。 从儿时说起…… 1942年9月,章诒和出生......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苏国荣先生逝世周年祭日即将到来,去年送别老苏的情景如在眼前……几代学人含泪送别2月16日,一个寒风凛冽的上午,北......
<正>"味"、"趣"、"趣味",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体现了理论批评家对文学语言精神内核的把握。在这个审美范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