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阑记相关论文
千余年来,处于中印文化汇流与冲突中的藏族文学,在本民族文化的基土上接受、消解了外来文化的营养,再生出新的、独具特色的新文学,成为......
论《陈州粜米》在元代包公戏中的两点创新赵章超元杂剧中共有十个保存完整的包公戏剧本,而《陈州粜米》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
作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和诗人,布莱希特在当代世界文坛上赫赫有名。他创作的剧本中有多部成为戏剧史上的名著,在世界各地常演不衰。......
出现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日本通俗文学作品《大冈政谈》是日本的包公故事。这些大冈故事群的出现同中国通俗文学的影响具有密切的内在......
《灰阑记》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的故事,许多研究者都对不同的《灰阑记》文本进行过比较研究,然而其中的大多数研究都属于传......
在东西方戏曲与戏剧的创作过程中,作家都遵循着一定的创作原则,也就是按一定的剧目体制要求进行创作。在不同年代、不同民族,这些......
自1929年发表了赵景琛这篇译介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的文章后,1941年,布氏的剧作片断中也被翻译过来,接着,1959年黄......
德国作家布莱希特晚期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体现了其所提倡的陌生化理论。陌生化主要通过对于形式的新鲜感受来达到延长审美时间......
德国作家布莱希特是一位兼收并蓄又善于创新的戏剧大师,他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提供了看待问题的"陌生化"思路——"一切归善于......
<正>一西西说"童话"在与何福仁的《对话集》中,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所谓的"魔幻写实"和"结构写实",西西提出了一个......
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入中国,不仅给中土思想以极大震撼,同时其所携带而采的异域文化,也对中国本土文化沾溉匪浅。本文从佛教一......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兴起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经过长期的发展,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简而言之......
以"两母争子"为主题的"灰阑记"(The Circle of Chalk),可以称得上是研究跨国家、跨文化的文学变异现象下的主题学研究典型样本。本......
对中国古籍中涉及二女争子类型的故事加以比较和考索,推测其极有可能源于印度佛经和西方《圣经》中的相关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流......
对中国戏曲作品的译介是法国学院汉学在19世纪上半期的主要成就之一。不过,认可其推动中法间文学交流的同时,也应看到,当时的汉学......
在东西方戏剧中,有些故事的情节发展遵循着一定的模式,在其中"灰阑故事"很具有典型性。本文将以《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与《高加索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