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烧伤患者Meek皮片存活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改善措施探索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ti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烧伤不仅损伤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同时也会损伤全身多器官功能。因此,严重烧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目前烧伤创面的修复主要依靠自体皮片移植,常可采用网状植皮、邮票皮移植、微粒皮移植、Meek植皮以及自体表皮细胞培养移植等多种方式。其中Meek植皮技术因其操作简单、节约皮源、疗效良好等优点在烧伤患者中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我们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发现不同病人在行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差异较大,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探究影响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率的影响因素,对改进Meek植皮手术及改善术后皮片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通过泡沫材料及生物膜包裹封闭创面,经负压吸引在创面形成抽吸作用,经泡沫微孔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及渗出液的同时在细菌细胞膜内外形成压力差,达到破坏细菌生存环境及细胞膜完整性的目的。同时,借助负压微作用力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增加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加快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促进创面愈合。目前已有较多NPWT技术应用于皮片移植术后的文献报道,但对于Meek植皮术后应用NPWT鲜有报道。本课题首先收集严重烧伤患者行Meek植皮的病历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Meek植皮术皮片存活的相关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采用Meek植皮术联合NPWT对皮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1.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影响因素的分析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取患者第1次行Meek植皮的数据。统计患者人口学及伤情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围手术期(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蛋白营养状况、血小板及感染情况相关指标,根据术后皮片存活情况分为皮片存活良好组(存活率≥70%)和皮片存活不良组(存活率<70%)。对上述指标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2.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改善Meek植皮皮片存活率的作用研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本单位收治13例两侧患肢损伤程度相近的患者,随机将患肢分为NPWT+Meek植皮组和单纯Meek植皮组。按分组进行相关手术,术后1周,比较两组术区绉纱贴附情况,创面微生物培养情况,术后2周,比较两组Meek皮片存活情况。根据患者术前血小板是否较低、术中创面深度及术后是否出现脓毒症休克症状,分别比较在上述不同状态下NPWT对术后绉纱贴附情况以及皮片存活率的影响。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Wilcoxon检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严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影响因素的分析1.1皮片存活不良组患者烧伤严重程度、手术面积、手术麻醉时间、术后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死亡率、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高于皮片存活良好组(P<0.05);皮片存活不良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围术期血小板平均值、围术期白蛋白平均值和围术期前白蛋白平均值均低于皮片存活良好组(P<0.05)。1.2术前血小板计数、围术期白蛋白平均值、围术期前白蛋白平均值、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83例行Meek植皮术后患者皮片存活不良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686、0.635、0.740,截断值分别为≤69×10~9/L、≤28.43g/L、≤0.11g/L、>84.7%。1.3术前血小板计数≤69×10~9/L、围术期白蛋白平均值≤28.43g/L、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7%是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改善Meek植皮皮片存活率的作用研究2.1 13例患者NPWT+Meek植皮组术后1周首次揭开敷料时绉纱贴附率及术后2周Meek皮片存活率均高于单纯Meek植皮组(84.3±21.3%VS 72.6±25.8%、63.3±29.4%VS 50.8±35.5%,P<0.05)。2.2 13例患者中,术前血小板正常(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10人(20侧);术前血小板降低(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3人(6侧)。术前血小板正常组术后皮片存活率高于术前血小板降低组(68.7±26.0%VS 18.0±18.9%,P<0.01)。术前血小板降低患者:行单纯Meek手术侧肢体术后皮片存活率低于Meek+NPWT手术侧肢体(11.0±16.5%VS 25.0±21.8%,P<0.05)。2.3 13名患者中,清创后双侧肢体于真皮层接受Meek植皮手术者5人(10侧);清创后双侧肢体于筋膜层接受Meek植皮手术者8人(16侧)。真皮层植皮组术后首次揭开敷料时绉纱贴附率及术后皮片存活率均高于筋膜层植皮组(93.6±8.7%VS68.9±25.7%、86.5±9.7%VS 38.6±27.8%,P<0.01)。筋膜层行单纯Meek手术侧肢体术后首次揭开敷料时绉纱贴附率与术后皮片存活率均低于Meek+NPWT手术侧肢体(60.3±25.5%VS 77.6±24.4%、28.7±26.4%VS 48.5±27.1%,P<0.05)。2.4 13名患者中,术后病情稳定,未发生脓毒症休克7人(14侧);术后病情不稳定,发生脓毒症休克6人(12侧)。术后未发生脓毒症休克组术后首次揭开敷料时绉纱贴附率及术后皮片存活率均高于术后发生脓毒症休克组(90.6±11.6%VS64.2±27.1%、79.6±17.5%VS 30.7±25.3%,P<0.01)。术后发生脓毒症休克组:行单纯Meek手术侧肢体术后皮片存活率低于Meek+NPWT手术侧肢体(22.1±25.1%VS39.2±24.6%,P<0.05)。结论:1.术前血小板计数≤69×10~9/L及术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7%对术后皮片存活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拟行Meek植皮手术病人术前血小板计数≤69×10~9/L时,应于术前补充血小板并及时判断当前是否为行Meek植皮手术的最佳时机。同时应保持患者围术期白蛋白>28.43g/L,积极控制感染,尤其要重视术后1~3天发生的感染并及时处理。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2.Meek植皮术后以NPWT代替纱布进行包扎,能改善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率,这种改善的效果在患者出现不利于疾病康复的情况下(术前血小板较低、术中植皮创基较深、以及术后发生脓毒症休克)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比例大大增加。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存在重要器官功能减退或功能障碍。据报道,老年患者围术期死亡率是中青年患者的4.4倍。肝胆胰开腹手术耗时较长,接受长时肝胆胰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经受大切口创伤和肝脏缺血再灌注的双重打击,机体炎症反应剧烈,创伤组织细胞释放一系列炎性细胞因子以及危险相关分子模式蛋白(DAMPs),进而导致术后神经功能及肾
学位
背景与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线性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合并严重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是指经直肠超声检查时前列腺体积(PV)>80ml,临床上大体积BPH患者对手术的要求更加严格,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好、易于开展,是BPH(PV<80ml)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在治疗大体积BPH时尽管能取得相似的疗效
学位
研究背景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率逐年上升,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可有效治疗终末期膝关节OA,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下肢对线及假体对位是TKA成功的关键。据报道,常规TKA术后下肢对线不良或假体对位失准发生率高达20%-30%,于是计算机辅助导航(Computer Assisted
学位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预后差,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疾病防治刻不容缓。年龄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管衰老对冠心病的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衰老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减少、内皮素释放增加,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降低;此外衰老细胞可激活多种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蛋白酶,形成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促进了冠心病的
学位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对于下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可行性、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今后进行此手术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研究因无法行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伴有脊髓压迫症状的胸腰椎转移瘤患者,行杂交分离手术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今后胸腰椎转移瘤的手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我们完成的23例行一期后路TES的下腰椎转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自身免疫耐受缺陷及免疫调节紊乱。SLE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细胞凋亡增加以及机体对凋亡细胞的清除障碍,产生多种特异性自身抗原,继而引起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及炎症细胞因子。SLE临床上常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可累及皮肤、肾脏、关
学位
第一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晚期NSCLC组织与血液NGS结果一致性的研究研究背景:目前,基于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基因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指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精准治疗。组织活检是NGS检测的“金标准”,但在诸多情况下无法进行,例如组织样本量较少,不足以进行检测分析;肿瘤位置特殊,
学位
第一部分:丁苯酞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已经成为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的一线治疗方式,且随着介入理念的更新、材料学的进展,闭塞大血管再通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学位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消化科常见急重症,可导致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其中作为全身性并发症的器官功能衰竭(Organ Failure,OF)是导致胰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大约五分之一的AP患者可并发OF,一旦发生其死亡率可达20%-40%。呼吸、心血管和肾脏是由AP引发的全身性损伤中最常受累的3个器官系统。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
学位
背景:小肠胶囊内镜(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SBCE)检查因有较高安全性、无痛苦、无交叉感染、高检出率等优点在小肠疾病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SBCE检查前需依次采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禁食、服用泻剂等方式进行肠道准备以提高检查效率,在此基础上使用消泡剂有望进一步提升肠道准备质量。临床上常用的消泡剂有西甲硅油和二甲硅油散,各指南推荐的消泡剂为西甲硅油但推荐使用剂量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