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的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w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种质资源评价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因此充分了解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将亲本材料划分成不同的遗传类群,有助于指导强优势杂交亲本组合的选配,从而快速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长期以来,人们探讨了杂种优势预测的多种方法,但均表现一定的局限性,预测效果均不理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己被应用于多种作物的杂种优势预测和遗传基础研究,但关于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众说纷纭,还没有得到一个一致的结论。
   本研究以60份通过甘蓝型与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及其3个亲本(一个白菜型,两个甘蓝型)为实验材料,用SSR标记和SRAP标记研究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揭示其遗传差异;利用3个不育系S1、S2、S3(其中S1是天然甘蓝型油菜转育而来,S2和S3是新型甘蓝型油菜转育而来)所对应的保持系、10个恢复系R1-R10(其中9个是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及由不育系与恢复系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30个组合的F1杂种共43份材料,研究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的杂种优势;同时通过对组合的13个亲本进行DNA分子标记分析,并对杂种F1性状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亲本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性状表现和杂种优势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3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49条清晰的条带,条带的片段大小在50-550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145条,平均每对引物3.7条,多态性比率为97.3%;30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401条清晰的带,条带的片段大小在150-8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250条,平均每对引物8.3条,多态性比率为61.9%。从两种标记混合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在相似系数0.588处可将全部材料划分为A、B共两大类群,其中A类包含一个来自039×浩油11号的甘白种间杂交后代和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B类包含两个甘蓝型亲本材料039、E144和其余的62份甘种间杂交后代。白菜型亲本浩油11号与甘蓝型油菜属于不同的种,遗传差异较大,聚在不同的类群是与实际的遗传背景相一致的。B类在相似系数0.732处又可以分为六个亚类,每一个亚类中都有分别来至于两个组合的品系,即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品系被划分到不同的亚类,没有完全聚到一起,说明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两个甘蓝型亲本E144和039单独聚在了一个亚类当中,它们都是由加拿大引进,亲缘关系较近,它们聚在同一亚类也是与材料实际的遗传背景相一致的。
   2. 遗传成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中已经导入了部分白菜型遗传成份,不同的品系导入的比例不一样(1.25%~18.84%),白菜型成份的导入拓宽了现有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
   3. 单株产量超亲优势分布在-17.72%~97.21%之间,其中正向优势的28个,所占比例为93.3%;而超亲优势在20%以上的有22个,所占比例为73.3%,其中14个是新型甘蓝型油菜×新型甘蓝型油菜,7个是新型甘蓝型油菜×天然甘蓝型油菜,说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新型甘蓝型油菜和新型甘蓝型油菜×天然甘蓝型油菜都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
   4.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值与单株产量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1**、0.59**,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与单株产量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52**,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值较高或SCA较高的组合可以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而两者的值都高可能杂种优势更强。例如,S3×R3的单株产量是30个组合中最高的,这是由于其双亲一般配合力均值最大,它的sca也是30个组合中最高的。
   5. SRAP标记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相关系数为0.56**,达到极显著水平;而SSR标记算出的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相关系数为0.12,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预测油菜的杂种优势时,SRAP标记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DNA纳米花(DNF)是一类DNA-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血清稳定性和高的DNA负载量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几乎所有的DNF都是通过Mg2+参与的滚环扩增(RCA)反应所制备的,鲜少有其他金属离子参与的RCA反应去制备DNF。因此,本论文利用Mn2+介导的RCA反应中制备了DNA-Mn杂化纳米花,并对其结构特点、功能特性和磁共振成像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  第1章中,概
学位
在众多地质灾害中,滑坡是发生频率最高,发生后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经济损失最多的地质灾害之一,所以对于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滑坡的坡高坡角、岩石岩性、地震、降雨以及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据统计有90%的滑坡是由降雨所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开展降雨入渗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工作。  论文以广西平南县寺面镇路塘村边坡作为实际工程背景,通过数值
学位
在油气开发策略上,我国大多数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高含水期采油面临着油井产水量大幅度增加、产油量递减、生产成本上升、钻调井和作业措施效果逐步变差的问题,油田后期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围绕油田特高含水期压力下降、含水上升、产量减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以及开发效果差等主要问题,以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增产策略为目的,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氨(NH3)等有害气体排放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问题之一,NH3是欧美各国检验畜禽场空气质量的通用指标。NH3排放系数是对规模化养殖场NH3排放量估算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评价养殖场环境空气质量以及空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应用效果的指标。NH3排放的影响因素、排放系数、排放模型及减排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正日益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及公众的关注,是目前畜禽环境工程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1.
生态系统是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一系列的开发行为逐渐干涉海洋环境特征,对全球的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作为重要的海洋环境特征,海水表温的长期变迁,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分布和繁殖,同时也扰动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海洋环境中,中华白海豚不仅是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物种,也是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指标物种,他们的栖息环境局限在沿海及河口水深30米以内的范
以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处理环境污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环境修复技术。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活性和光谱响应范围是目前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异质结界面处的电荷分离受构成异质结的材料的能带排列的影响。由于不同窄带隙半导体的能带差异,异质结界面可以导致不同的能带取向。设计构建能带相匹配的异质结半导体,不仅能拓宽半导体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还能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本研究将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介孔壁TiO2纳米管
过一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PMS-AOP)作为一种高效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备受关注。其中,钴基材料是常见的过一硫酸盐催化剂,然而Co2+/Co3+氧化还原反应限速和钴离子溶出等问题限制其效率和应用。此外,传统自由基反应易受水体共存物质干扰,降低PMS利用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高效的过一硫酸盐催化剂。本研究制备钴锰尖晶石型催化剂用于活化PMS降解三氯生(TCS),探究Co2Mn1O4/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