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逆控制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bu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控制理论的目标就是使得给定动态系统(对象)的特性尽可能准确地按照指定使用者的要求运行。这种对象控制问题可以分成三个独立的任务:对象的动态稳定性、对象动态控制和对象扰动控制。常规的控制方法是用反馈同时来处理和控制这三个任务,这时只能在三个方面进行折中处理以寻求控制的最优解。 自适应逆控制是一种分别处理这三种任务的控制方法。首先,对象是稳定的,对象不稳定的可以进行镇定。其次,对象是使用前馈控制器来控制的;第三,扰动控制器用来消除对象的干扰。自适应滤波器既可以作为控制器又可以作为扰动消除器,然后自适应算法分别优化使之达到各自的最优控制。 具体地说,自适应逆控制是用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逆作为串联控制器来对系统的动态特性作开环控制,从而避免了因反馈而可能引起的不稳定问题;同时又能做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控制与对象扰动的控制分开处理而互不影响。这是一个十分可贵的特点。且该控制器是自适应的,并将其调节到使对象及其控制器的总体动态响应达到最优。在其中使要用到反馈的,但反馈仅限在自适应过程本身采用。和传统的控制不一样,自适应逆控制采用反馈不是为了控制系统中的信号流动,而是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可变参数。 以前自适应逆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尤其Wiener滤波器理论来建模与控制。这种方法对于研究线性系统来说是相当成功的。但对于非线性系统来说,还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其效果不是太理想。尤其对于某类不能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的对象,其逆模型用传统的方法难以建立。而神经网络本质的并行结构在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自动控制领域中所显示出的极大的优越性使得逆控制在控制系统和调节器的设计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者把神经网络在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中的优点引入自适应逆控制中来。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对象—正模型—逆模型建模的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结构。我们采用基于BP算法的前馈神经网络构造对象辨识器和逆控制器。经过针对不同的对象,在环境及其参数变化时进行大量的仿真实验,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结构是合理和有效的,并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同时也对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最后我们对于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系统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是一种用神经网络构成无模型直接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方法。具有对模型要求低、鲁棒性好、自适应能力强、适用于数字计算机控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的优点,将之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品质。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对高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移动机器人研究也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目前,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和不确定性分析能力成为衡量其智能化
随着新型的边缘学科—运动生物力学的迅猛发展,人体运动的建模与仿真作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尖端研究课题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竞技体育领域,人体运动仿真对运动员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研究的重要性。然后描述了所涉及的基于神经网络正向辨识方案,神经网络逆控制策略和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然后侧重神经网络控制方案的设计,分析了预测控制
论文首先研究了线性不确定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给出了一类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二次稳定的充分条件.对一类范数有界不确定时滞系统,基于LMI给出了系统时滞无关二次稳定的充分条
本论文致力于研究三维物体可视化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物体表面模型上高层次信息的获取。主要包括了两部分的工作:表面特征提取(Surface Feature Extraction)和网格表面分割(Mesh S
交-直-交电流型同步电动机是一种先进的自控式变频电动机,也是一种新型的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该文论述了交-直-交电流型同步电动机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了系统的
该文首先考察了流动性风的产生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由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利用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导致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必然
自动化控制与检测技术已应用到水泥回转窑生产的许多环节,这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水泥熟料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消耗.但水泥回转窑的窑内参数检测一直没有实用的、较好的
该文对混沌理论应用到多媒体信息安全的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讨了信息安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提出了有效的图像信息加密新方法.该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