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GD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传输设备和光平台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设备供应商。公司所在行业为安防行业中的细分行业一一视频监控行业,其主要目标市场是高速公路视频监控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WGD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着相应的增长。2016年,公司正式启动上市工作,希望通过在创业板申请首次公开募股(IPO)来进行股权融资。2017年6月,WGD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了在创业板上市申请。在经历了1年的等待后公司终于在2018年7月上会,可是最终IPO申请还是被否。
本文从WGD公司IPO申请失败入手,以证监会给公司的问询函为线索,结合与保荐业内相关资深人士的探讨,为WGD公司提供全面的企业诊断,目的是找出公司IPO被否的真正原因以及公司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结合目前的IPO制度改革,探讨该公司未来上市的可能性,希望对中小企业未来上市之路提供借鉴,同时给予企业未来的长久发展之路以启示。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探讨,以及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对WGD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使用杜邦分析体系对公司财务会计进行详细剖析,发现WGD公司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非常多。上市被否原因与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1)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缺陷,公司控制权转移风险大。(2)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不高,财务会计真实性存疑。主要表现在公司规模较小,且营收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利润率比同行高也是因为企业为客户垫资供货和压低三费。此外,公司相关设备价值也较低,大部分都是厂房,银行无法为其授信。公司运营资本来源大多靠股权融资。(3)公司缺乏核心技术核心研发人才,其主营的光传输设备在行业内也并非关键设备。
进一步对目前WGD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发现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可能性极小,原因有(1)科创板实施保荐机构跟投机制,对保荐机构来说,推荐这种未来缺乏成长性的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比以往更高,所以机构肯定更倾向于推荐质地优良的中小企业。(2)目前科创板审核机制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上。现在证监会虽然不审,但把权力下放到了上交所。上交所有6个月的问询期,目前来看一般都是多轮问询。以该公司的资质,很难应对上交所密度相当大的询问。
最后,假设中国深化注册制改革,向美国看齐,公司是否可上市。经过与专业人士的探讨后发现概率也极小,原因如下:(1)投资市场较成熟,一般保荐机构不会选择推荐这类企业上市,因为即使推荐了市场上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应该都不会买账。(2)如果进一步深化改革,那么其他制度也会进化,参照美国当下法律环境,即使上市了如果被发现财务造假,后果相当严重。
从该案例可以发现,如果公司自身没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治理结构、真实有效的财务及有效信息的披露制度将很难通过A股IPO申请。即使现在开设的科创板对盈利要求、股权架构等有所放松,但也不能报以侥幸心理。企业还是应该着眼于公司的长久发展,专注于公司经营,努力掌握核心技术,规范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为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本文从WGD公司IPO申请失败入手,以证监会给公司的问询函为线索,结合与保荐业内相关资深人士的探讨,为WGD公司提供全面的企业诊断,目的是找出公司IPO被否的真正原因以及公司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结合目前的IPO制度改革,探讨该公司未来上市的可能性,希望对中小企业未来上市之路提供借鉴,同时给予企业未来的长久发展之路以启示。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探讨,以及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对WGD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使用杜邦分析体系对公司财务会计进行详细剖析,发现WGD公司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非常多。上市被否原因与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1)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缺陷,公司控制权转移风险大。(2)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不高,财务会计真实性存疑。主要表现在公司规模较小,且营收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利润率比同行高也是因为企业为客户垫资供货和压低三费。此外,公司相关设备价值也较低,大部分都是厂房,银行无法为其授信。公司运营资本来源大多靠股权融资。(3)公司缺乏核心技术核心研发人才,其主营的光传输设备在行业内也并非关键设备。
进一步对目前WGD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发现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可能性极小,原因有(1)科创板实施保荐机构跟投机制,对保荐机构来说,推荐这种未来缺乏成长性的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比以往更高,所以机构肯定更倾向于推荐质地优良的中小企业。(2)目前科创板审核机制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上。现在证监会虽然不审,但把权力下放到了上交所。上交所有6个月的问询期,目前来看一般都是多轮问询。以该公司的资质,很难应对上交所密度相当大的询问。
最后,假设中国深化注册制改革,向美国看齐,公司是否可上市。经过与专业人士的探讨后发现概率也极小,原因如下:(1)投资市场较成熟,一般保荐机构不会选择推荐这类企业上市,因为即使推荐了市场上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应该都不会买账。(2)如果进一步深化改革,那么其他制度也会进化,参照美国当下法律环境,即使上市了如果被发现财务造假,后果相当严重。
从该案例可以发现,如果公司自身没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治理结构、真实有效的财务及有效信息的披露制度将很难通过A股IPO申请。即使现在开设的科创板对盈利要求、股权架构等有所放松,但也不能报以侥幸心理。企业还是应该着眼于公司的长久发展,专注于公司经营,努力掌握核心技术,规范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为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