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中杂环胺PhIP的形成规律及抑制机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ing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环胺是加热肉制品中产生的致癌/致突变物质,2-氨基-1-甲基-6苯基-咪锉[4,5-b]吡啶(Ph IP)作为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杂环胺,一直受到研究者重点关注。关于传导加热下PhIP的生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已有较为详细报道,并且以多酚类化合物为主体的抑制途径已逐渐成为共识。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介电物料的快速加热方法,微波加热中PhIP的生成过程未被解析,并且由于多酚类化合物羟基基团的微波敏感性,其在微波场下具备引发不可预知的PhIP抑制效果和机制的可能性。本研究围绕上述问题,建立了微波回流和传导回流加热相互对比的方法;优化了针对PhIP化学体系的检测方法;探究了不同因素对PhIP形成的影响;并从电磁响应和化学变化两个方面对槲皮素抑制Ph IP形成的机理进行初步探究;最后在真实食品体系中进行验证。(1)PhIP化学体系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的建立:针对PhIP化学体系样品的前处理过程,采取先将反应溶液冻干,而后采用碱性乙酸乙酯震荡萃取,最后吹干直接检测的方式;针对检测环节,选用0.1%甲酸水作流动相,BEH phenyl柱为色谱柱。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缩短时间,且重复性好,并在传导密封加热中进行了验证。同时,传导密封加热与传导回流加热中PhIP形成的对比表明:密封引发的高压会促进Ph IP的生成。(2)微波场下PhIP形成规律的研究:考察了对象及条件因素对PhIP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Ph IP含量均随加热时间、温度而增大;微波功率对PhIP的影响较小;6种多酚(槲皮素、绿原酸、p-香豆酸、木犀草素、山奈酚、芹菜苷)中,槲皮素对PhIP的抑制效果最好,可达60%;并证实微波加热牛肉中存在PhIP,且添加含槲皮素的洋葱后,Ph IP含量有明显降低。(3)微波场下槲皮素及其他多酚(木犀草素、山奈酚、芹菜苷)的电磁响应机制:测定了4种多酚的介电特性、电导率和反射损耗。发现4种多酚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差异较小;槲皮素的介电常数随浓度和温度增加而降低,介电损耗随浓度而增大,随温度而降低;木犀草素具有最大的电导率和反射损耗,槲皮素次之;槲皮素及其他多酚的电磁响应特性符合电磁学规律,但与其对PhIP的抑制作用无显著相关性。(4)微波场下槲皮素抑制PhIP形成的化学变化机制:以传导密封加热下槲皮素对Ph IP的抑制机制为参比,探究微波场下槲皮素-苯乙醛加合物的生成规律,发现微波场下存在槲皮素-苯乙醛加合物,且随槲皮素浓度增大而增加;但随加热时间延长槲皮素捕获苯乙醛的能力逐渐下降;槲皮素浓度较加热时间更能促进加合物的生成;最后在微波加热含槲皮素的洋葱/牛肉体系中检测到槲皮素-苯乙醛加合物的存在。综上所述,微波场下槲皮素可以抑制PhIP形成,抑制效果强于传导加热,抑制过程符合多酚-活性羰基类化合物加合积累的途径;增效作用与表观电磁响应的变化之间无直接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无饥饿性和活性是系统进展性的典型问题.基于不变式理论,针对一类Petri网,提出了分布式资源共享系统强制公平性和活性的方法.首先,基于T-不变式,把系统的网模型设计为一个公
关注不同群体的生存生态开始成为学术界重新认识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一种新的走向。农民工作为底层群体的生存生态表现为:一个被社会排斥或社会隔离的空间实体、一种“污名化”的
聚类是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之一,聚类数据可以帮助识别相似数据,为决策行为提供最佳方案。例如,预订出租车应用程序可以把客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匹配供求关系、检测电子商务交易的恶意订单类型或在约会应用程序中将客户分类等。为了得到聚类的最佳决策结果在各种的聚类分析都有自己的基本条件请求,当用错误的数据分析条件请求时会导致低质量的结果。因此,我们希望深入研究和比较这类数据。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基于先前观测值的预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激发学生的潜能,认为教学应当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作为新知识的启发点,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美术课堂教学
与西方经验不同,近十多年来中国城市暴力的兴起并不是城市共同体失败的征兆,也不是简单的暴力犯罪的法律问题,而是特殊的城市治理机制的产物。在灰色治理中,城市空间实践塑造
在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流动规模、生存状况、能否在城市中实现社会整合等是内生于制度变量的,是内生于国家、城市政府的人口控制制度模型的,是受城市政府制度性歧视或排斥性的
城市发展进程中,企业乃至相关行业的发展占据主导因素。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十年是一个门槛,有信心进入世界500强的明珠企业,还未在本国发展壮大,就在踏出国门时受挫。这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