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督和胃”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偏瘫上肢痉挛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见的且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一种运动功能障碍,本次研究通过观察“调督和胃”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明确更为有效的针刺治疗方案,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提供确切的依据。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共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调督和胃”针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45例。患者发病2周或生命体征平稳后,在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调督和胃”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约30min。每周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评定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病类型及治疗前各观察指标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一定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MAS、FMA、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2.22%、对照组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缓解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调督和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有助于加快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柴芍鹿角方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学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探究柴芍鹿角方的抗抑郁作用,为在临床上更好的使用柴芍鹿角方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1.模型制备:通过敞箱实验将垂直运动次数加水平运动次数120次的大鼠剔除后,筛选出7周龄的雄性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芍鹿角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
目的:观察芪芍胶囊治疗早期DKD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丰富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并探讨芪芍胶囊治疗早期DK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于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早期DKD气阴两虚血瘀证的患者75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洗脱期,期间予降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4周后将不符合进入试验期的患者予以剔除,将
小菜蛾是一类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目前已成为对所有类型杀虫剂均产生抗性的昆虫之一,每年在我国引起的农业经济损失高达7.7亿美元,目前我国华中地区小菜蛾的Bt抗性倍数已达到250~400倍。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小菜蛾钙粘蛋白(Cadherin,CAD)及碱性磷酸酯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Cry毒素结合区域片段表达的蛋白显著增强了Cry1Ac的杀虫活性,对小菜蛾生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不明原因月经过少的疗效。观察补肾活血法对不明原因月经过少患者在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方面的影响,评价补肾活血法治疗不明原因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检索年限为201
针对目前的超声理疗设备使用单一的探头,不能发出灵活可控的超声波声束,不能及时改变治疗位置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控阵技术的超声理疗方法代替了现有超声理疗仪手动机械扫面,从而实现治疗区域、施力方向的快速控制。首先,讨论了相控超声理疗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超声相控阵的发射和接收原理、基本扫查方式以及相控阵延时算法。其次,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用于相控超声理疗的凹球面声透镜聚焦相控阵换能器,详细介绍了换能器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蜡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患儿,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针蜡疗康复组与康复组,每组50例。治疗期间,头针蜡疗康复组脱落及剔除3例,康复组脱落及剔除4例,最终纳入统计学研究的头针蜡疗康复组47例,康复组46例。康复组采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王彦刚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用药规律,用客观、系统的统计学归类与计算方法对归纳王彦刚教授的治疗经验,为今后BRG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由王彦刚教授治疗的386例BRG患者的有效病例,经进一步筛选后,将患者的相关信息及首诊处方录
目的:观察补气调肝方治疗肝气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作用机理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症并符合中医肝气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中药组服用补气调肝方作为治疗组,西药组服用盐酸舍曲林片(左洛复)作为对照组,治疗疗程为6周。以HAM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IL-6浓度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通过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药物的安全性。结果:1.HAM
目的: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UB-O)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本课题依托中国中药协会项目《中成药治疗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应用指南》,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中成药治疗AUB-O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遴选临床定位明确、疗效肯定、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成药,为中成药治疗AUB-O的提供循证支持。方法:1.确定临床问题通过专家调查问卷法,收集中成药治疗A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