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传统的教师“满堂灌”、“非对称式”的单向传递模式等,因方式单一、过程乏味、效果欠佳而备受质疑,各类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不断涌现。本研究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过于关注讲授,忽视学生课堂参与互动的现状,试图将课堂工作坊模式引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并探讨课堂工作坊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意义以及实现途径。课堂工作坊主要是指在课堂里学生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分工合作、共同思考,教师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或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将课堂工作坊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丰富小学生英语阅读视角、促进小学生信息资源共享、深化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增强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丰富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增强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水平。为有效验证课堂工作坊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果,本研究以武汉市G区G小学六年级两个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2018年9月-2019年1月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验研究。如“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从课前感知与准备、建立初步的阅读伙伴关系、形成深度的阅读伙伴关系、同伴之间分享阅读成果、教师促进、组织、反馈与引导等环节,实施课堂工作坊模式,并以《A story--The kingfishers》为个案,对实施成效进行了分析检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工作坊对小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行为、学习结果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均优于对照班。在学习氛围层面,课堂工作坊对小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氛围的影响优于对照班。具体表现为课堂工作坊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小学英语阅读课堂,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在学习兴趣层面,课堂工作坊对小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兴趣的影响优于对照班。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工作坊通过创设阅读情境、精选阅读文本、打造趣意阅读课堂,提升了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二是课堂工作坊通过巧设问题、疑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英语阅读意愿。在学习行为层面,课堂工作坊对小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影响优于对照班。具体表现为在课堂工作坊中学习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学习行为影响均优于对照班。在阅读前: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单,初步感知阅读文本内容,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进一步通过向教师和团队伙伴寻求帮助,解决了阅读背景知识的疑难点,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在阅读中:教师运用“产婆术”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提问,并在工作坊内部积极讨论,分享观点,交流信息,使阅读信息在工作坊与工作坊之间实现共享。在阅读后:教师提供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工作坊成员分享阅读成果,学生充分运用个人的智慧火花和集体的智慧火把,增强了合作学习能力和自我展现能力。在学习结果层面,课堂工作坊对小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优于对照班。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课堂工作坊使学生整体收获了关于The kingfishers(翠鸟)各个方面的阅读知识、掌握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方法、深化了对阅读文本知识的理解,采取多样化的阅读评价方式评析阅读成果。在学习满意度层面,课堂工作坊对小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优于对照班。学生在课后半开放式访谈中,纷纷表示对课堂工作坊阅读教学课的满意。此外,通过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反观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课堂工作坊促进了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表现为更新了教师的英语教学观念、丰富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形式、提升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水平。通过实验研究我们还发现,充分实现课堂工作坊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价值,尚需一定条件的支撑,包括学校管理层面:要适当控制班额、为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提供技术支撑、为教师进行课堂改革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师教学层面: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注重培养学生语用意识和互动意识;在学生发展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与调控能力。在学校合作层面,建立家校合作,是课堂工作坊教学后续顺利实施与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