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容错设计与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容错设计技术是提高计算系统可信性的重要措施。高能粒子辐射引起的软错误曾被认为是影响宇航电子用品可靠性的首要因素。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急剧减小进入纳米级,关键电荷也相应减小,伴之工作电压持续降低,工作频率急剧升高,即使在地面环境中,宇宙射线中的中子和封装材料中的α粒子造成的软错误已对VLSI的正常工作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针对软错误对电路进行加固设计,全文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如下:首先,构造能够容忍单事件翻转(SEU, Single Event Upset)与单事件瞬态(SET, Single Event Transient)的高可靠性触发器(Radiation Hardened By Design D Flipflop),其不但具备传统触发器的功能,并能够容忍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发生软错误的情况,通过SPICE工具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RHBD-DFF能够使电路中出现的粒子干扰不会影响结果的正确性。其次,针对拥有大量时序单元的流水线电路进行加固并评估,根据流水线电路要求高速运行的特性,使用只针对单事件翻转的特定结构RHBD-DFF进行加固,并在全局加固策略与选择性加固策略间进行分析与比较。最后,基于BFIT工具的分析结果,对ISCAS系列电路的时序单元触发器进行加固,此方案仅对时序单元进行加固,就能防护SEU与SET引发的软错误,考虑到加固所带来的附加开销,采取选择性加固的策略,对电路中的关键时序单元进行加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开销限制前提的选择性加固,能够达到以低开销代价换取高容错性能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需求,软件产品需进行不断的维护与演化。而在软件维护与演化的过程中,开发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能够快速而又准确的理解整个软件系统。随着
模式识别是指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脸识别属于模式识别
学位
从获取的二维图像出发,进行物体的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虚拟现实、三维测量、机器人自动导航、工业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重建过程涉及图像预
在当今的基因组时代,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则是基因之间功能关系的挖掘,高通量的微阵列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缺陷。DNA微阵列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表达数据,这为基因功能和基因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不断成熟,各种新型应用在不同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使用。传统的依靠电池供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为后期维护的难度巨大极大地限制了网络的性
多Agent协作问题是RoboCup2D中研究的热点问题。RoboCup仿真2D中,协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乎比赛效果。针对仿真2D中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多Agent协作研究背景及研究现
离散事件系统(Discrete Event System, DES)是由离散事件驱动,并由离散事件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则相互作用,导致状态演化的一类动态系统。DES的本质是一类人造系统,如:柔性制造系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无线电应用已经普及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需求日益剧增。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亦不可耗竭的公共资源,如可有
在传统业务系统中,企业组织的业务规则通过硬编码实现并嵌入在业务系统的各个角落,导致业务系统的调整不能及时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业务规则管理系统把业务规则交给终端业务
程序理解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贯穿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始终。程序可读性分析和概要化技术是程序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快速准确的理解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