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的关系现已成为产业组织领域的中心问题之一(Holmes和Schmitz,2010)。针对两者的关系,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理论假说:一种是在Schumpeterian(1942)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的基础上形成的租金消散效应假说,另一种则是基于Arrow(1962)的逃离竞争效应假说。虽然两种理论假说都认为市场竞争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但两者关于市场竞争对TFP的影响的认识却截然相反。具体而言,租金消散效应理论认为,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则越不利于企业TFP增长,原因是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垄断租金的耗散会削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相反,逃离竞争效应理论认为,市场竞争不仅不会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反而会激励企业创新,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TFP。许多研究往往只考虑了上述两种效应中的一种(Hashmi,2013;陈艳莹和吴龙,2015),但是Aghion等(2012)论证了这两种效应可以同时存在,而竞争对TFP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弱。
目前,关于市场竞争与TFP的研究很少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而且对逃离竞争效应和租金消散效应的解释也较少,在这两种效应方面的实证分析也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从企业TFP异质的视角,基于1999—2013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市场竞争与TFP关系,并利用现有理论加以解释及验证。结果发现,企业TFP与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在某些行业为U型曲线关系,而在有些行业则为倒U型曲线关系。而且,两者的关系还存在TFP异质性,这是因为企业TFP的高低决定了逃离竞争和租金消散两种效应的强弱。
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行业均同时存在逃离竞争效应和租金消散效应。企业的TFP异质确实影响了TFP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即TFP的高低决定了该TFP水平的企业在市场竞争逐渐提高的环境下,逃离竞争和租金消散效应总体上的效应。同时可能由于存在企业的TFP异质,随着TFP分位数水平的提高,TFP与CI的正U型关系和倒U型关系曲线分别向右和向左移动。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本文也证实了关于正U型关系和倒U型关系曲线移动的推论,是因为面对同一竞争环境,高生产率企业所面临的租金消散效应比低生产率企业的租金消散效应更强。也就是说,随着市场竞争的提高,高生产率企业的租金消散效应越强。此外,在16个存在企业TFP异质的行业中,对于饮料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大部分低生产率企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2个行业的高生产率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引入和增强,主要表现为逃离竞争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于纺织业等7个行业的高生产率企业,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等4个行业的低生产率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引入和增强,主要表现为租金消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关于市场竞争与TFP的研究很少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而且对逃离竞争效应和租金消散效应的解释也较少,在这两种效应方面的实证分析也比较缺乏。因此,本文从企业TFP异质的视角,基于1999—2013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市场竞争与TFP关系,并利用现有理论加以解释及验证。结果发现,企业TFP与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在某些行业为U型曲线关系,而在有些行业则为倒U型曲线关系。而且,两者的关系还存在TFP异质性,这是因为企业TFP的高低决定了逃离竞争和租金消散两种效应的强弱。
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行业均同时存在逃离竞争效应和租金消散效应。企业的TFP异质确实影响了TFP与市场竞争的关系,即TFP的高低决定了该TFP水平的企业在市场竞争逐渐提高的环境下,逃离竞争和租金消散效应总体上的效应。同时可能由于存在企业的TFP异质,随着TFP分位数水平的提高,TFP与CI的正U型关系和倒U型关系曲线分别向右和向左移动。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本文也证实了关于正U型关系和倒U型关系曲线移动的推论,是因为面对同一竞争环境,高生产率企业所面临的租金消散效应比低生产率企业的租金消散效应更强。也就是说,随着市场竞争的提高,高生产率企业的租金消散效应越强。此外,在16个存在企业TFP异质的行业中,对于饮料制造业等7个行业的大部分低生产率企业,以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2个行业的高生产率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引入和增强,主要表现为逃离竞争效应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于纺织业等7个行业的高生产率企业,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等4个行业的低生产率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引入和增强,主要表现为租金消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