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作为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本文选择中国和日本初中数学几何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平行四边形和相似三角形作为案例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本文从整体比较和具体比较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整体比较包括教材整体编写特点、几何内容的分布、几何内容的编排顺序三方面。具体比较包括知识目标、知识呈现方式、知识背景、例习题综合难度四个方面。通过比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从教材整体编写特点来看,日本教材章节目录划分比较细。中国教材在章末有相应章节的知识小结,对每块内容的习题进行划分,还给出相应知识点的目标水平,而日本教材章末只有分等级的习题;(2)从几何内容的分布来看,中国教材比日本教材相关知识点划分较为精细,涉及知识面较广;(3)从几何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日本和中国教材在内容介绍上都是呈螺旋上升趋势,但平面几何基本图形知识呈现顺序不同,日本教材呈综合式编排,而中国教材以模块的形式呈现;(4)从知识目标来看,日本教材比中国教材的知识点目标水平分布均衡;从知识呈现方式来看,知识表征和知识讲解两国教材基本保持一致。中国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的导入,日本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的应用;(5)从知识背景来看,两国教材知识介绍背景多数为数学背景,但中国教材涉及的背景面多于日本教材;从例习题综合难度来看,日本教材难度值高于中国教材;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初中教材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1)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2)适当调整知识点呈现顺序,使得知识网络化。(3)注重范例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注重习题的设置,做到难易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