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碘转换率与131Ⅰ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从而利用转换率预判治疗效果,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转换率调整治疗剂量,并最终使用转换率代替有效半衰期,在缩短检查时间的同时,可以不影响乃至提高最终的131Ⅰ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2007年本院临床确诊,治疗前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并计算131Ⅰ转换率,接受131Ⅰ治疗并成功随访的16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碘转换率与131Ⅰ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从而利用转换率预判治疗效果,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转换率调整治疗剂量,并最终使用转换率代替有效半衰期,在缩短检查时间的同时,可以不影响乃至提高最终的131Ⅰ治疗Graves’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4~2007年本院临床确诊,治疗前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并计算131Ⅰ转换率,接受131Ⅰ治疗并成功随访的16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接受131Ⅰ治疗前甲状腺碘转换率大小分为四组,第一组:转换率<0.6;第二组:0.6≤转换率<0.8;第三组:0.8≤转换率<1;第四组:转换率≥1。于治疗后三个月、半年、一年、或一年以上,根据病人症状,测定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他相关检查,判断治疗效果,分析甲状腺碘转换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结果:第一组未愈率、治愈率分别为12.5%(3/24)、87.5%(12/24);第二组未愈率、治愈率分别为21.4%(12/56)、78.6%(44/56);第三组未愈率、治愈率分别为35%(21/60)、65%(39/60);第四组未愈率、治愈率分别为61.5%(16/26)、38.5%(8/26);转换率与治疗效果存在相关关系(X2=22.784,p=0.001<0.05),随着转换率的升高,131Ⅰ在甲状腺内的代谢速度加快,治疗效果呈未愈率逐渐升高,治愈率逐渐降低的趋势。
结论:Graves’病131Ⅰ转换率与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关联性,随着转换率的增大,治疗效果呈未治愈率逐渐升高,治愈率逐渐降低的趋势。在临床工作中制定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剂量时,可以使用转换率代替有效半衰期,参考转换率的大小来调整治疗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指采用各种器械经导管使确诊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有效治疗方法。PCI术后的临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和再次血管重建。研究表明,
研究目的:后发障是现代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后发障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上皮间质转分化是后发障发生过程中主的要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间质转分化最有力的诱导因子,在后发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阻断TGF—β诱导的间质转分化的生物学过程为后发障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种在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间质细胞生长因子,近年来CTGF在TGF—β诱
背景:结节病和增殖性结核病的临床、病理、免疫特点极为相似,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尤其当结核性肉芽肿病理活检未见干酪样坏死,并且抗酸染色阴性--即表现为不典型结核病时,更是临床鉴别的难点。目前国内外鉴别结节病和结核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学、病因学和遗传学方面。由于形态学表现无法区别不典型病例,我们着眼于从病因学和遗传学方面寻找一种有效方法对二者进行鉴别。在病因学方面,本科室前期的研究应用实时定量PCR方
目的: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Pokemon、P14ARF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2例宫颈癌组织中Pokemon、P14ARF的表达。并采用SAS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二者在这三种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关联性。结果:①Pokemon染色阳性信号以
目的:体外表达异亮氨酸拉链(ILZ)修饰的hsGITRLaa52-177重组蛋白(ILZ—hsGITRL),并初步鉴定ILZ—hsGITRL重组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活性。方法:(1)应用PCR技术,以hGITRL—TA质粒为模板,扩增获得hGITRLaa52-177基因,在其N端融合化学合成的异亮氨酸拉链基序(Isoleucinezipper,ILZ),获得ILZ—hsGITRL重组基因,通过B
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约占妊娠总数的1.9%~2.5%,仍是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快速敏感的血清HCG检测技术、阴道超声技术的进步、人们医学知识的增加,异位妊娠患者多数能得到了早期诊断,为早治疗提供了基础;同时异位妊娠患者中未婚未育人群的比例增加,对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更为迫切;年轻女性对腹部疤痕更为在意等因素,异位妊娠采用药物保
目的:探讨S100A4mRNA98A/T、mRNA208G/T单核苷酸多态性和S100A4第一内含子的甲基化状态与山西地区宫颈癌发病及早期宫颈癌淋巴转移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分别收集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178例和健康人外周血186例为对照组,早期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182例(淋巴未转移135例,淋巴转移47例)及21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未转移170例,淋巴转移43例)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疾病,AD中较为肯定的病理变化是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减少,其特征性表现是细胞外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在SP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Ap沉积,其核心成分是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水解产生的40~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Aβ1-40和Aβ1-42。最近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在AD发病过程中起了
目的:探讨乳腺癌CD44+CD24-/low干细胞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⑴实验标本:①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新鲜的乳腺癌组织标本68例,②患乳同侧的腋窝淋巴结33枚,③采集30位健康志愿者和30例初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液各10ml。⑵实验方法:将乳腺癌组织、淋巴结和血液标本分别制成细胞悬液,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⑶实验内容:探讨CD44
目的:①研究肺结节18F—FDG PET—CT显像结合胸部屏气诊断性螺旋CT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学特点,评价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②评价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三维体积测量技术在实性肺结节随诊中的价值。方法:⑴因肺部结节就诊行PET—CT检查的患者154例,共计171个结节(≤3cm),其中123例行双时相PET—CT显像,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屏气CT扫描。1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