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寓言教学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言是通过故事来讲述道理的一种文体,篇幅通常较短,拥有“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寓言特有的寓教于事的特点也使得这种讲道理方式深受儿童的喜爱,不少家长都会选择寓言向自己的孩子讲述基本的道理。在学校寓言也出现在各个年级的语文书中,可以说寓言从家庭教育一直伴随我们走进学校教育。寓言在家庭教育中主要是家长的讲述孩子只是听着道理,而学校教育中也大多是教师讲述,没有完全发挥出学生在寓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了重视学生在寓言学习的主体地位,本文引入了生成性教学理念这个概念,将寓言教学与生成性理念相结合,意为重视课堂师生互动中建构生成的部分,让寓言教学焕发新的生机,本文正文部分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展开论述:第一章对生成性教学理念与寓言教学进行概说。主要包括明确寓言的含义,寓言是一种同时具备故事和道理的文体;明确生成性教学理念概说,指注重课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生成性教学理念对寓言及寓言教学的意义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论述初中语文寓言选编情况与教学现状,针对现在统一使用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寓言选文进行分析,总结出寓言选文篇幅较少,教师应利用生成性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重视寓言教学。通过针对学生关于寓言学习的调查问卷发现,学生在寓言学习中存在对寓言理解不够深入、学习方式单一、主动性被忽略的问题。同时笔者深入初中,对几位教师进行访谈总结出,教师在寓言教学方面存在寓意解读不够全面、教学方式缺乏新意、寓言理论知识欠缺三方面问题。第三章提出生成性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寓言教学策略,针对第二章寓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寓言的教学特点和生成性教学的理念,结合笔者自己的实践及学习经验,根据寓言的写作特点和教学特点总结出寓言寓意多角度解读、寓言故事多层次解读、寓言形象多方面揣摩、寓言创作多方式开展四个方面的策略,分别对应学生的寓意生成、情节生成、形象生成和能力生成四个方面。不仅让学生参与寓言课堂的生成过程,更结合学生的实际经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挖掘寓言中的道理。第四章为生成性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寓言教学设计与分析,在第三章策略提出的基础上,用《寓言四则》中的四篇寓言进行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利用教学设计给实践中的教师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中华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形式对仗、语言丰富、文字凝练、平仄有致、音韵优美,展现了中国古诗词独特的古典美。诵读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发展至今,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诗词是最适合开展诵读教学的一类文学体裁,通过诵读古诗词,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有利于中学生提升审美情操,注重审美意识,加强听力审美,保护视力,还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缓解学习压力,丰富
学位
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写作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写作评价可以为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写”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所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写作评价是有效提升写作教学水平的关键,有助于改善教师和学生在写作过程“指导难”、“创作难”的局面。但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写作评价重视还不够,语文教师只重视对中学生写作成果的评价,忽视了对中学生整个写作过程的关注。此外,评价方式和
学位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文言文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广泛的关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取筛选信息能力以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刻板单一、教学内容狭隘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文言文教
学位
近年来,社会各界和各级学校越来越提倡重视高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课文教学,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课文篇目比重也在增加。高中语文“红色经典”课文中蕴含着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革命年代的精神和优良传统,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充分体现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高中阶段正值学生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红色经典”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意
学位
词汇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一定数量词汇的基础上,学生才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等高层次活动。注重记忆、拼写和数量的词汇教学方法,在扩大学生词汇量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老师在强化学生词汇记忆的同时,教学方法机械枯燥,使得学生对词汇学习缺乏兴趣,词汇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此外,多模态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虽多,但针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仍然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鉴于此,本研究以
学位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改开始后,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和学者纷纷投入阅读教学的研究之中,为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寻找新路径。群文阅读教学便是其中的重要成果,它符合新课改的新理念,满足其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目前,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逐渐成熟,但是尚未大范围推广、付诸实践,多数学校还处于实验阶段,因此,仍需要更多学者和教师不断研究、实践、提升。在群
学位
语文课程目标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以来,需要更多的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满足教学需求。红色文化资源正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它承载着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大别山雄踞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也是我国红色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以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为研究
学位
阅读作为五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经。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汲取智慧,提高综合能力。然而,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单词、短语、语法、翻译以及阅读技巧方面。虽然大多数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融入了小组讨论,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阅读
学位
近年来,国家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指向以学科为轴心,聚焦核心素养培育。语文学科,以培育学生语文能力为核心,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如何发挥高考试题价值测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在解读高考文言文试题时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教育和考试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分析语文核心素养内涵、整理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基础上,
学位
在中国文学史中,古诗词占有重要位置,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当下课程改革步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研究者意识到传统古诗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传统古诗词教学中固态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病态的学习方式,一味追求考试成绩使学生着眼于牢记答题模板,忽视古诗词独有的意境和韵味;过分追求教师串讲和字词分析,进而忽略深层知识的建构;无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无法唤醒古诗词课堂的生机;这种缺乏教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