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菲律宾在中国南海的海权主张及行为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南和菲律宾两国长期以来觊觎中国南海诸岛主权。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越、菲就不断侵犯我国南沙和西沙群岛,并联合跨国公司共同开采南海地区石油、掠夺南海渔业资源,强化其在南海的非法利益和固化其是南海争端方的地位。此外,越、菲还加强海上力量的建设,以期形成战略威慑力,以便抵制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越、菲之所以蚕食我国南海岛礁,强化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主要基于南海重要的战略价值和丰富的资源,以及拓展战略纵深的客观需要。当然还有国际层面因素的刺激,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使得越、菲在“道德层面”侵占我国南海地区的岛礁有了法理依据;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域外大国的战略调整,为越、菲南海的海权主张提供了契机。但越、菲在南海地区过度的海权追求,激化了中越、中菲的民族主义情绪。作为越、菲背后的支持者——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复杂、敏感。越、菲利用东盟向中国施压,严重影响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同时越、菲强化军事力量还改变了东南亚格局,致使国家关系出现安全困境,加剧该地区的紧张局势。面对越、菲两国咄咄逼人的海权主张及行为,中国应该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发展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权,维护中国国防安全;同时注意防范越、菲在南海地缘战略上的联合倾向;积极协调与美国等域外大国的关系;保持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力避对南海问题的多边介入。
其他文献
就涉外物权法律适用而言,传统的国际私法一直恪守的是物权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的法律准则。然而,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日益频繁,物权领域新型客体的产生,物权与债权的彼此交融与
欧洲一体化过程是欧洲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和混合的过程,而法律的混合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欧洲一体化的每一个进程都是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原则的体现,是一种特殊的合同。而告知义务对保险合同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09年2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对告知义务的相关规定作了改
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是我国刑法中一个新概念,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行为的相关理论成为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而该行为也成为我国刑法重点打击的贿赂犯罪行为之一。为准确
巡回审判是我国的司法传统,也是我国民事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巡回审判一直存在,但并未形成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
过失相抵是与有过失的法律后果,也是一种侵权责任形态。在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也具有故意或者过失,则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