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栓皮栎是我国重要的乡土阔叶树种,主根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耐旱耐瘠薄,在我国分布广泛,发挥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但由于其主根发达,容器育苗过程中会发生主根盘旋生长的现象,特别是在塑料膜容器中,严重的影响了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本研究采用胚根短截、容器类型等根系调控措施,通过研究其对栓皮栎容器苗根系特征、生长、养分和造林初期效果的影响,揭示不同根系调控措施对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的作用机制,筛选出最佳的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组合和最适合栓皮栎生长的容器类型,为主根发达树种的容器苗培育及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的交互作用对苗木根系特征、生长、养分积累和造林效果均存在显著影响,验证了在采用胚根短截育苗时同时考虑短截时间和强度的必要性。从主效应来看,胚根短截过晚(T3)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积累及造林后的苗木生长均有负面影响。胚根短截2/3促进主根数量增加,同时对主根盘旋生长缓解程度大,还促进苗木规格增大,造林之后利于茎生物量和根K含量提高;胚根短截1/3促进根生物量和根N、K含量增加。综合以上结果,早期(T1)与重度(2/3)胚根短截有利于苗木造林效果,是培育栓皮栎容器苗最佳胚根短截时间和强度组合。2/3T1处理组合在苗圃阶段的苗高、茎生物量和茎N、K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6.0%、28.6%和19.9%、26.8%;造林阶段的苗高、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6%、116.0%和184.7%,苗木体内的养分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因此,早期(T1)和重度(2/3)胚根短截组合能大幅度提高栓皮栎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2)D60容器促进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根生物量比其他容器培育的苗木提高32.3%以上,造林两年后根生物量和根N含量分别比其他容器培育的苗木提高37.8%和55.9%以上;D40容器有利于侧根发育,侧根表面积和体积占总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最高,该容器培育的苗木生长、养分积累及造林效果仅次于D60容器培育的苗木;Jiffy容器促进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向地上部分分配,茎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到35.5%,茎N、P、K含量分别占单株N、P、K含量的29.2%、32.1%和27.4%。造林两年后,除根N含量外,Jiffy容器培育的苗木造林效果与D60容器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苗圃和两年造林试验结果,D60容器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优,但是其容器成本高;D40容器促进根系发育,Jiffy容器促进苗木地上部分生长,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居中;Slit和An容器育苗耗水量大且不利于苗圃生长,在生产实践中不建议使用;考虑到容器和运输成本,Jiffy和D40容器在培育栓皮栎容器苗时优先考虑。(3)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交互作用影响苗圃阶段根系特征和养分积累,验证了将两种育苗方式相结合研究的必要性。与Slit容器相比,D40容器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林一年后,D40容器对生长的优势依然存在,但造林两年后,促进作用消失。胚根短截在D40和Slit这两种细长型的容器中,抑制粗根发育,对苗高、地径和根生物量都有负面影响;造林一年后,对苗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造林两年后,成活率降低,但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综合苗圃和两年造林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培育栓皮栎的最佳方法是将种子直接播种于D40容器中。综上所述,胚根短截能提高主根数量,优化根系构型,有效缓解了生长在塑料膜容器栓皮栎苗木主根盘旋生长;早期重度短截胚根(2/3T1)提升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优。细长型塑料硬质容器(D60、D40)和无纺布容器(Jiffy)能消除苗木窝根,在根系发育、苗木生长、养分积累以及造林效果等方面表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