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分布不仅体现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分布,也有以教育背景为内容的分布。民国时期是一个人物风起云涌的时代,而民国江西人物对近现代江西乃至中国的发展与走向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民国人物大辞典》《江西省人物志》《中国名人录》《当代中国名人录》等文献,爬梳出了526名民国时期的江西人物,并对其受教育背景状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描述,使民国江西人物的受教育状况能够得到清晰的展示,并以此为基础,对民国江西人物的教育分布进行特点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受教育层次方面,民国江西人物所受教育的层次普遍较高,多毕业于当时国内较为著名高等学校,并存在相当数量人物有过的留学教育背景;在所受教育类型方面,民国江西人物所受教育类型丰富,除了多数人物有普通教育的经历,还受过军事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教会教育和女子教育等多种类型教育。在专业选择方面,江西人物更倾向于文科性质的专业。以下具体对文章的各部分进行概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该部分阐明了研究的主题与目的,即为了弄清民国人物的教育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其教育分布的特点,并进一步论述人物的产生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该部分还进行了学术史回顾,在人才分布研究方面,学界历来著述颇多,但在江西人物的教育分布方面则略显不足;此外,还对相关时间与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以及对相关概念如“人物”和“教育分布”进行了解释说明,并说明了本研究侧重于文献分析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该部分首先讨论了关于民国江西人物的选取标准,并讨论了民国时期各类名人录和当代人物辞典的优缺点后,发现两大类的资料各有所取之处,并且以当代人物辞典为主,同时参考民国各类名人录,最终确定主要通过爬梳徐友春主编的《民国人物大辞典》(1991)、《江西省志.人物志》(2007)、樊荫南的《当代中国名人录》(1931)等人物辞典或名人录,并参考密勒氏评论报的《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1925、1931)、《民国人物传》、民国时期丘沃仲子的《近代名人小传》和《现代名人小传》等名人录或人物辞典。经参考各类名人录和人物辞典后,整理出民国江西人物526人,并对这526名民国时期江西人物的相关教育方面的信息进行了重点整理,以制作成本研究的基本数据库。此外,民国江西人物在空间分布状况方面,其特点为在全省范围内分布呈不平衡的状态。整体上,在赣北的南昌周边和在赣中的吉安周边分别形成了两个分布重心,并呈一南一北的分布格局。而民国江西人物类型分布状况,则呈现出江西人物类型多为文化教育界、政治界和军事界,且存在不少跨越多个领域的人物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民国江西人物所受留学教育分布的状况和特点。首先,分别展示了民国江西人物留学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各国学校的分布状况,发现留学各国学校的分布状况普遍较为不平衡,多集中在部分学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民国江西人物留学各国学校的分布特点,并呈现出以留学日本、欧美为主、留学欧美等国的成才率更高、留学欧洲国家的集中程度高于美、日等分布特点;最后,描述了江西人物留学专业的分布状况及特点,发现在受过留学教育的江西人物中,其专业背景更偏向于文科性质,理科性质专业背景的人物则相对较少。第四部分,该部分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江西人物在国内教育方面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根据江西人物所受国内教育的情况,分别从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两个方面论述了江西人物在国内教育方面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在教育层次上,首先论述了江西人物的国内高等教育分布状况及特点,发现民国江西人物在高等学校方面存在总体过于分散,而在部分学校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在所受高等教育学校的所在地区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江西、上海、广东、河北、湖北等地,并且这种集中分布的特点与当时国内高等学校的分布状况存在较强的吻合。此外,除了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教育发达城市外,民国江西人物在外省就读高等学校也更倾向于江西邻省,如前往广东、湖北和湖南就读高等学校的江西人物便占有相当的人数,前往浙江和福建等邻省就读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其次,民国江西人物的国内中等教育在学校分布上也存在分布较为分散的情况,而在地区分布上,存在更为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以在本省就读中等学校者居多,而在本省范围内,又以在省城南昌就读中等学校者居多。在教育类型上,民国江西人物所受的国内教育中,按教育类型分又包括受过军事教育、师范教育、教会教育、女子教育和传统教育等,该部分并对其分布状况分别进行了叙述。民国江西人物在所受国内教育专业的分布方面,与留学教育的专业分布类似,也存在受过国内普通高等教育的江西人物中,其专业背景更偏向于文科性质的特点。但与留学教育的专业分布不同的是,国内普通高等教育的文科性质专业,更多的集中在文学艺术类专业,而留学教育则更多的集中在法政经济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