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镇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预警机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相结合的产物,而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将农业生产、管理、科研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检索和输出的信息系统,它主要综合运用了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模拟技术以及计算机网技术。农业信息管理系统通常可作为独立的系统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和科研,也可以作为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模拟模型系统的基础信息平台[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信息化的起步也较晚,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农业信息管理的一分支应用,多数只是简单地存储和管理基本的数据,缺乏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对于海量存在的数据资源,因不能直接利用,并未发挥它潜在的应用价值。数据挖掘DM(Data Mining)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是将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可视化技术、模式识别等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对数据高度自动化的分析,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而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战略、减少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2]。本课题以小池镇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为具体实例,设计与开发一个小型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B/S体系三层结构,以JSP技术开发客户端界面,选用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5,选取农产品中的蔬菜类为代表,根据中国蔬菜网的基础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On-Line AnalyticalProcessing),将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切片和切换,选取合适的算法,从不同的维度挖掘数据间潜在的关系和规律,最后解释并评估预测的结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与决策未来几年农产品的供需量,使本系统具有一定的预警机制。
其他文献
失地农民是伴随着城市化出现的弱势群体,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土地)的分离使其就业和社会保障成为最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中,有土地制度、财政制度、户籍制
<正>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荷兰,1928):社会人文学博士,曾主管过IBM欧洲分公司的人事部门。1980年其学术专著《文化的重要地位Culture’s Consequences》在美国
2010年12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出台,决定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纲要提出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要通过加快推进农业水利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但是营养和健康问题依然存在。贫血在中国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但是目前学者对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研究的
土地流转是最近几年我国三农问题研究的要点之一。有效、健康的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整合,将分散的小农业发展为规模农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增加土地效益,将农民从土地的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本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就诊于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的5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均分
缓解粮食供需矛盾、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将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充分结合。以水稻种植为例,尽管中国的水稻生产技术已经有很大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并不断进步,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着
湖北省恩施市是一个农业生态资源丰富且农村人口较多的地级市。据测算,农村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约为75%,而由于受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恩施市也是11个连片特困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在农业新发展的阶段,大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助于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湖北省的“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