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洋植物。其中,甲藻为微藻的一个门,是低等海洋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甲藻不但分布广,而且环境适应能力强。从热带到极地,从低盐到高盐环境,从浮游到底栖,均有其身影。海洋甲藻拥有庞大而特殊的基因组,能够产生结构多样性丰富的代谢产物,譬如超级碳链化合物(Super-Carbon-Chain Compounds,SCCCs)。超级碳链化合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特有类型。其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洋植物。其中,甲藻为微藻的一个门,是低等海洋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甲藻不但分布广,而且环境适应能力强。从热带到极地,从低盐到高盐环境,从浮游到底栖,均有其身影。海洋甲藻拥有庞大而特殊的基因组,能够产生结构多样性丰富的代谢产物,譬如超级碳链化合物(Super-Carbon-Chain Compounds,SCCCs)。超级碳链化合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特有类型。其结构骨架为一根高度氧化、从头彻尾碳碳链接而成的长碳链。通常,该类化合物的长碳链上含有众多羟基和数十个手性中心,其分子量超过1000道尔顿。多元醇-多烯化合物(Polyol-Polyene Compounds,PPCs)和梯形框架聚醚(Ladder-Frame Polyethers,LFPs)就是经典的两类超级碳链化合物。其中,多元醇-多烯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Amphidinium,Karlodinium,Ostreopsis 和 Prorocentrum 等属海洋甲藻。本文对中国南海前沟藻属甲藻Amphidinium sp.产生的超级碳链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正/反相硅胶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得到一种结构新颖的超级碳链化合物,代号为AKZT-1。综合运用高/低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氘代溶剂同位素位移实验、酮羰基肟化反应和邻二醇高碘酸钠降解反应,确立了 AKZT-1的平面结构。同时,应用Mosher’s MTPA酯方法确定了一个高碘酸钠降解片段,即AKZT-1-NaIO4-C的绝对构型。AKZT-1为新型超级碳链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32个手性碳和23个羟基官能团。其中羟基取代方式有1,2-二醇、1,3-二醇、1,6-二醇、1,2,3-三醇和1,3,5,7,9-五醇。此外,分子中还含有1个四氢吡喃环和2个螺缩酮结构单元,即6,6-螺缩酮和5,6-螺缩酮各1个。
其他文献
目的癌症患者共病抑郁,表现为患者在化疗后主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恶心、呕吐、无力等其频率及程度与抑郁水平呈正相关。抑郁心境加重恶心呕吐的潜在机制迄今尚不清楚。本课题采用实验动物模型模拟临床场景,研究慢性应激致抑郁样表型对化疗药物顺铂诱导的大鼠厌食症及异食癖行为(呕吐样行为)的影响,探讨慢性应激对化疗后呕吐行为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第一阶段,正常雄性SD大鼠(n=40)随机分为对照组(n
心肌肥厚通常是指当血流动力学过大或者是心肌负荷超载时发生的以心肌细胞增大和心室壁增厚为特征的变化。最初,这种变化是机体为了维持心脏功能而做出的一种适应性改变。然而若是压力持续存在,这些变化逐渐会从代偿性发展为失代偿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闭合环状的非编码RNA,可以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拟研究源于宿主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
第一部分:CT淋巴造影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影像特征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目的探讨 CT 淋巴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lymphography,CT-LG)标记的前哨淋巴结的影像特征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共153例从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了术前胸部CT淋巴造影扫描并符合以下纳排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冠心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甲状腺激素失衡、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会导致冠心病的疾病负担日渐加重。可见,准确评估甲状腺激素对冠心病的预后价值及阐明其涉及的脂代谢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先在单中心大规模的冠心病随访队列中,评估冠心病患者F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阐明FT3浓度与血脂谱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对中国冠心病患者的FT3水平进行全表观基因组关联性研
乳腺癌在全球女性中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逐年升高,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特征不明显,因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液体活检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生物靶标的诊断技术,可用于辅助肿瘤早期诊断。外泌体(exosomal vesicles,EVs)作为液体活检的靶标之一,广泛存在各种体液中,尤其是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其分泌量会显著升高,并且与正常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相比其表面标志物蛋白表达量
研究背景: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IAV)是常见的流感病毒,可导致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攻击肺泡上皮细胞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可造成肺泡上皮损伤并阻碍气体交换,进而导致肺炎,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易造成季节性流感或诱发全球性大流行。由于甲型流感病毒传播范围广、抗原突变速度快,疫苗的更新速度有限,抗流感药物应对流感病毒感染仍是防治流感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抑制病毒
背景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肠道菌群由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微生物组成,在人类生理学和生物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宿主和微生物之间通过肠-脑轴与大脑相互联系,对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恶性肿瘤均有一定影响,但肠道菌群与胶质瘤进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尚不明确。探究肠道菌群与胶质瘤进展相关性,阐述二者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胶质瘤辅助治疗手段的开发,为胶质瘤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
肝细胞癌(HCC)因死亡、转移和复发率高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化疗是常见的抗肿瘤方式[1],然而其非选择性分布和有限的深部肿瘤渗透等问题导致抗肿瘤疗效有限,并伴随严重的毒副作用[2]。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利用增强的渗透与滞留(EPR)效应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3],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4,5],给攻克这一难题带来希望。在此,我们构建了一种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尼可地尔(NI
研究背景与目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高选择性、低侵袭性的新型抗癌治疗方法,利用光敏剂和氧气分子在光的辅助下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杀灭肿瘤细胞。然而,PDT的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限制。首先,光敏剂在肿瘤中的积累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大多数光敏剂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光敏剂是ROS的发生器,在肿瘤部位积累的光敏剂
研究背景:单纯疱疹病毒,通常代指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或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其中,HSV-1主要通过口腔-口腔和口腔-生殖器接触传播,大部分人是在儿童时期初次感染,并且伴随终身。而HSV-2几乎只通过性行为或者分娩时中的生殖器接触传播,且会极大的增加HIV感染风险。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大多无明显症状或没有症状,发病时常在组织的内部或周围产生水泡状病灶点,严重时可引起神经痛。并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