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块3.0T单体素H MRS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3.OT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R spectroscopy,1H MRS)前瞻性研究肾上腺腺瘤与非腺瘤的代谢物成分特征,并初步探讨3.0T单体素1H MRS与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 3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单侧肾上腺肿瘤于术前进行了3.0T单体素1H MRS和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序列检查,其中包括皮质腺瘤22例和非皮质腺瘤16例(神经鞘瘤1例、髓样脂肪瘤2例、嗜铬细胞瘤2例和转移瘤11例)。将肾上腺肿瘤按照病理或临床证实结果分为皮质腺瘤组和非腺瘤组,分析每例肿瘤的1H MRS谱中各代谢峰的意义,比较腺瘤与非腺瘤波谱形态的区别。分别计算腺瘤与非腺瘤的0.9~5.4 ppm脂类峰下面积/(0.9~5.4 ppm脂类峰下面积+水峰下面积)比值,应用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 test)比较腺瘤与非腺瘤脂质含量的差异。计算肾上腺肿块/脾化学位移率(adrenal-to-spleen ratio,ASR)的平均值,应用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腺瘤组与非腺瘤组肾上腺肿块/脾化学位移率的差异。对皮质腺瘤的诊断标准:ASR下降超过-20%;1H MRS出现脂类代谢物(lipid,Lip)峰,不出现胆碱(choline,Cho)峰。依照上述标准,应用诊断性试验检测1H MRS和CSI检出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1H MRS出现Cho峰作为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应用诊断性试验检测1H MRS检出肾上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结果: 1.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单体素1H MRS表现:22例肾上腺腺瘤(包括3例在同反相位上的乏脂质性腺瘤)MRS均具有相似的表现,即在波谱0.9pm、1.3ppm、1.9-2.1ppm、2.7-2.9ppm和5.3-5.4ppm均可见代表不同脂类物质的代谢峰,并显示4.7ppm的残余水峰,但均无3.2ppm的Cho峰。 2.肾上腺非皮质腺瘤的单体素1H MRS表现: (1)肾上腺非皮质腺瘤(不包括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单体素1H MRS表现:14例肾上腺非腺瘤仅表现3.2 ppm的Cho峰、1.3 ppm的脂类峰和4.7 ppm的残余水峰,但有2例转移瘤未见Cho峰。 (2)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单体素1H MRS表现:2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表现为在1.3~1.5 ppm处可见显著高耸的脂类峰,其峰值明显高于水峰。 3.腺瘤与非腺瘤1H MRS代谢物质的比较:22例腺瘤与14例非腺瘤0.9~5.4 ppm脂类峰下面积/(0.9~5.4 ppm脂类峰下面积+水峰下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36.91±16.72和4.21±2.86。经过统计学分析可知,两者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1)。 4.1HMRS和ASR对腺瘤的诊断效能比较:22例皮质腺瘤和14例非腺瘤病例中,1H MRS和ASR诊断腺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00%、100%、100%、100%;86.36%、92.86%、88.89%、100%、81.25%。其中1H MRS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ASR。 5.1HMRS对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比较:22例皮质腺瘤和14例非腺瘤病例中,以Cho峰为恶性肿瘤诊断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1.7%、88.9%、83.3%和91.7%。 结论: 1.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单体素1H MRS表现具有特征性,以共同出现的脂类峰作为腺瘤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脂类峰可用于确定腺瘤的脂类组成成分,并作为肾上腺腺瘤定性的依据。 2.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单体素1H MRS表现具有特征性,仅能检测出1.3~1.5ppm的脂类峰,且其峰值明显高于水峰,与腺瘤和其它非腺瘤的波谱形态完全不同。 3.单体素1H MRS对于腺瘤的诊断与CSI相比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4.单体素1H MRS对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3%、91.7%和88.9%),但是对于非腺瘤间的鉴别诊断仍存在较大困难。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疾病,AD中较为肯定的病理变化是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减少,其特征性表现是细胞外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在SP形成过程中有大量的Ap沉积,其核心成分是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水解产生的40~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Aβ1-40和Aβ1-42。最近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的在AD发病过程中起了
目的:探讨乳腺癌CD44+CD24-/low干细胞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⑴实验标本:①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乳腺外科新鲜的乳腺癌组织标本68例,②患乳同侧的腋窝淋巴结33枚,③采集30位健康志愿者和30例初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液各10ml。⑵实验方法:将乳腺癌组织、淋巴结和血液标本分别制成细胞悬液,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4+CD24-/low细胞的含量。⑶实验内容:探讨CD44
学位
目的:①研究肺结节18F—FDG PET—CT显像结合胸部屏气诊断性螺旋CT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学特点,评价18F—FDG PET—CT结合胸部屏气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②评价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三维体积测量技术在实性肺结节随诊中的价值。方法:⑴因肺部结节就诊行PET—CT检查的患者154例,共计171个结节(≤3cm),其中123例行双时相PET—CT显像,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屏气CT扫描。18F
学位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碘转换率与131Ⅰ治疗效果的相关性,从而利用转换率预判治疗效果,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转换率调整治疗剂量,并最终使用转换率代替有效半衰期,在缩短检查时间的同时,可以不影响乃至提高最终的131Ⅰ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2007年本院临床确诊,治疗前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并计算131Ⅰ转换率,接受131Ⅰ治疗并成功随访的16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学位
目的:探讨磁共振T1WI DCE-PWI技术在预测脑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方面的诊断价值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脑胶质瘤患者,2例正常人进行研究。胶质瘤患者年龄13-74岁,平均30.0岁,其中男14例,女8例。按2000年WHO标准对胶质瘤进行病理分级,其中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7例,Ⅳ级5例,幕下1例,幕上21例。先行常规MR检查,再行DCE-PWI扫描,最后行常规增强扫
学位
目的:肺纤维化过程中,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1)刺激下,成纤维细胞转变为成肌纤维细胞的重要标志是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为研究血清应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在α-SMA表达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本实验利用基因沉默的方法,观察目的基因S
目的:1、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与其肝、心、肾功能生化指标(ALT、GGT、ALP、AST、LDH-1、CK、CK-MB、HBDH和Scr)和尿酸(UA)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母儿脂质过氧化影响作用:2、分析子痫前期孕妇、新生
背景: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疾病致残的首位病因。缺血性卒中是卒中的主要类型。尽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仍无肯定有效的神经保护剂投入临床治疗缺血性卒中,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神经保护途径。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调质,目前已克隆出4种腺苷特异性受体亚型,即A1、A2A. A2B及A3受体。腺苷参与调节脑内重要的生理功能。腺苷活动异常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对其干预可
目的:1. 检测人泪腺腺样囊性癌(ACC)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观察其与泪腺ACC组织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的相关性。2. 探讨125 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移植性ACC的治疗效果,对外周血的影响,对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及转移因子的影响,以及粒子放射活
目的  探讨血清Aβ1-42、Dnmt3a2和尿AD7c-NTP在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及作用,以期寻找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实验室指标。  资料与方法  纳入59例符合条件的抑郁患者(简称患者组),其中包括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简称首发组)29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简称复发组)30例,同期选择30例匹配的健康对照(简称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患者组要符合DSM-V抑郁的诊断标准,HAMD24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