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努蒂翻译诠释模式研究——以严译《社会通诠》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qi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的诠释模式是韦努蒂最新论文集《翻译改变一切》(2013)中的核心理论。诠释模式视翻译为一种解释行为,认为翻译在接受语境中价值等级秩序的调试下,必然会在形式、意义、效果上改变源文本。与试图揭示源文本本质意义的德国解释学传统不同,诠释模式否认不变本质的存在,认为不同解释项的铭写构成了解释的多种可能性。诠释模式明确指出翻译的解释性本质,引入铭写、解释项等全新概念,涉及翻译伦理观的确立和翻译评价方法的制定,与异化翻译理论、存异伦理一脉相承。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是理解翻译本质的需要,也是把握韦努蒂翻译思想走向的需要。  严译《社会通诠》诞生于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其翻译受到读者期待、译者偏好、社会需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目的。鉴于诠释模式十分重视历史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等非语言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因此,以诠释模式为理论框架研究《社会通诠》的翻译,既为分析《社会通诠》提供了切当的视角,也为验证诠释模式的理论解释力提供了必要的素材。  本研究在探究韦努蒂翻译研究诠释模式的基础上对严复所译《社会通诠》进行案例分析。首先从诠释模式的理论来源、基本概念、理论意义以及与韦努蒂早期思想的联系来全面分析诠释模式的内涵。随后,借助诠释模式中的核心概念,铭写和解释项,分析严译《社会通诠》中的解释性铭写,探究严复作出某种铭写的原因,考察具体解释项的铭写在特定语境中发挥的功能,以及对译入语文化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伦理的角度对之进行评价。  本研究将证明翻译作为解释性铭写必然改变源文本这一事实,论证翻译转变是译者应用解释项进行铭写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说明对严复译文的评价必须综合考虑社会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充分认识其翻译推动社会变革的潜能。同时指出诠释模式可能会招致新的批判,因为它过分消解原作的权威,模糊了翻译与原创性写作之间的差别。
其他文献
对超人的采访是在StarsWar7第一天比赛结束后。在完成了第一天的报道任务后,同为媒体人的本刊记者和他坐在上海正大广场的一家冰激凌店里聊着天。在超人旁边坐着他的爱人,但是从头到尾,她都只是静静的听着。  6年前,超人因为War3而选择了现在的职业和工作。6年过去了,从一个大学生到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人,身体渐渐发福的他思想上却越来越成熟了。  采访的一开始,本刊记者就和超人忍不住回忆着:如果没有选择
期刊
《上海女孩》是当代著名华裔美国作家、记者邝丽莎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一经出版,随即轰动美国文坛。小说发行后连续11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四名。《上海女孩》记
改变命运的ID  裴乐作为中国最老一辈的电子竞技从业者一样,《星际争霸》是他们的电子竞技必修课。1998年裴乐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这一年也是《星际争霸》问世的那一年。“其实最早迷上的游戏是当时非常火热的一款叫作KOF的街机格斗游戏,而裴乐这个游戏ID也正是KOF中一个人物的名字King,这个角色正是裴乐最擅长的人物。”裴乐回忆着当时为什么用King作为自己游戏ID的原因。  1999年
期刊
过去三十多年,理论工作者将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文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为了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翻
马丁·艾米斯是当代英国出色的后现代作家,其代表作品《伦敦场地》是一部启示录似的元小说。《伦敦场地》不仅关注了文学创作,还探讨了当代社会的堕落与病态问题。在《伦敦场
典籍翻译和相关研究一直是译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特别是“走出去”的文化大战略的实施为典籍翻译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在经典翻译这个热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