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数学这一学科无论是在课程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编写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新的改变与尝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将过去“空间与图形”的说法改为“图形与几何”,与此同时,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首次将“几何直观”作为学生和老师都必须要重视的核心概念之一,这是对教育研究者的一个启示,更加凸显了当今的数学时代是直观性的时代。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多方位探索新知的能力,通过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关系、文字转化成简单明了的图式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基于几何直观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基于目前高年级小学生几何直观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现状,基于小学数学中学生几何直观培养的策略需要,本文主要采用测量调查与问卷调查的方式,辅助访谈法与课例分析法,对长春市N小学的168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几何直观概念的界定(2)分析几何直观应用层面的构成要素及表现形式(3)建构几何直观应用模型(4)横向分析学生不同几何直观的表现形式下的应用现状(5)纵向分析每一具体表现形式下不同构成要素的应用现状(6)综合分析学生几何直观应用现状(7)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提出改进建议经过对测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教师教学方法中学生对实物直观的喜好最强(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对简约符号直观的应用最好,但表现出的各要素能力差异悬殊(3)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图式应用意识不强(4)在几何直观的表现形式与构成要素的具体应用中,五六年级差异较小,整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最后,笔者通过对以上结论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目前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