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illus subtilis漆酶的高效表达与热稳定性改造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酶(EC 1.10.3.2,Laccase)是一种多铜氧化酶,可以氧化包括酚类、非酚类和无机化合物等在内的多种底物。目前,漆酶已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造纸制浆、纺织和生物修复等领域。为提高漆酶的发酵生产水平及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核糖体结合位点(RBS)替换、N端编码区理性设计、共表达裂解蛋白及培养条件优化强化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漆酶(Cot A)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分泌表达,并基于理性设计提高了其热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ot A在E.coli中的胞内表达。将基于E.coli密码子偏好性合成的Cot A基因克隆至p ET24a-Cot A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得到重组菌Cot A-RBS。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于20℃诱导28 h,Cot A-RBS胞内Cot A酶活达到448.96U·L-1。通过RBS Calculator及RBS Library Calculator设计得到5个具有不同翻译起始速率(7695.43-882376.36)的RBS。其中,使用RBS5(翻译起始速率最小)的重组菌Cot A-RBS5胞内酶活最高(1198.12 U·L-1),较优化前提高1.67倍。基于蛋白N端编码区序列参数与其表达量统计学的统计模型优化Cot A前10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构建得到重组菌株Cot A-RBS5-N1,其胞内酶活达到1632.3 U·L-1,较优化前提高1.36倍。最后通过优化IPTG浓度、Cu2+浓度、诱导菌体浓度和诱导温度,使胞内Cot A达到7132.99U·L-1,较优化前提升3.37倍。(2)Cot A在E.coli中的胞外表达。胞外酶活分析显示,在上述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下,Cot A-RBS5-N1在24 h时胞外酶活达到2616.31 U·L-1。由于Cot A并未融合分泌信号肽且菌体生长缓慢,Cot-RBS5-N1在发酵后重组菌株可能发生了裂解。为提高Cot A胞外表达水平,分别考察了山梨醇、甘氨酸、曲拉通X-100和吐温-80对Cot A胞外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10 g·L-1山梨醇可以使Cot A-RBS5-N1胞外酶活在诱导20 h后达到5540.83 U·L-1,较优化前提高1.12倍。在此基础上,将编码裂解蛋白E的质粒p CDF-Duet-E转化至Cot A-RBS5-N1得到重组菌株Cot A-RBS5-N1-E,并优化了裂解蛋白E诱导剂阿拉伯糖的添加条件。当Cot A-RBS5-N1-E的OD600达到6时,添加2 mmol·L-1的阿拉伯糖使胞外酶Cot A达到6488.75 U·L-1。(3)Cot A的热稳定性改造。基于研究室前期开发的Rosetta Cartesian_ddg脚本对Cot A进行全序列脯氨酸扫描,对折叠自由能下降最多的15个突变体进行表达和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80℃条件下水浴30 min后,突变体G321P残余酶活由野生型Cot A的73%提高至85%。同时,G321P比酶活为51.64 U·mg-1,较Cot A的比酶活(53.96U·mg-1)下降不明显。基于Rosetta Supercharge对Cot A分子表面24个位点进行虚拟突变(将表面极性或碱性氨酸残基替换为酸性氨基酸),使Cot A表面净电荷达到-46。经Rosetta Cartesian_ddg分析去除高折叠能突变体,设计得到含9个点突变的组合突变体Cot A-Mut。热稳定性分析显示,Cot A-Mut于80℃处理30min的残余酶活提高至91%,但其比酶活为3.22 U·mg-1。分子动力学分析表明,氢键和离子相互作用的增加可能分别是G321P和Cot A-Mut提高的原因。
其他文献
郫县豆瓣酱是我国著名的发酵调味品,在中餐中广泛食用。营养性和功能性是豆瓣酱重要的健康指标。生物活性肽对营养和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日本和韩国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已经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已有研究发现郫县豆瓣酱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但有关生物活性物肽的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为探究和增加豆瓣酱的营养
学位
适配体由于其高亲和力、高效性,已广泛用于识别小分子、蛋白质等各种靶标,但适配体的特异性一直以来被视为其固有属性,缺乏系统地研究,这制约了其在复杂真实环境中的检测。本文通过在大规模化学品库中进行虚拟筛选,发现适配体可以结合除预设靶标以外的潜在靶标,也就是具有混杂结合(Promiscuous Binding)现象,在识别靶标时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较高。在巨大的化学空间内,使用传统的实验方法系统地筛选靶标
学位
D-阿拉伯糖醇作为功能性糖醇,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等领域。微生物法生产D-阿拉伯糖醇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如何改良生产D-阿拉伯糖醇菌株也一直被研究。本研究以热带假丝酵母CU-208为出发菌株,探究了关于D-阿拉伯糖醇的代谢途径,通过CRISPR Cas9系统进行基因编辑和标记基因的重复利用进行代谢改造,构建了分别以木糖或葡萄糖为底物生产D-阿拉伯糖醇菌株,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
学位
口服疫苗因其具有患者依从性高、接种方便、减少相关有害垃圾的产生以及能产生黏膜免疫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口服疫苗种类极少,主要是因为口服疫苗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胃部的强酸性环境以及蛋白酶的降解、肠道中由酸到碱的p H变化、肠道黏液层的阻碍以及小肠上皮吸收过慢等不利条件制约了口服疫苗免疫效果的发挥。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口服递送过程中的障碍并提高口服疫苗的免疫效果是口服疫苗研发中亟待解决
学位
ε-聚赖氨酸(ε-PL)是由25~35个L-赖氨酸单体组成的一种天然聚合物,作为一种广谱的抗菌肽在食品、医学、农药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利用微生物法生产ε-PL存在生产强度低、发酵周期长、工艺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S.albulus的合成能力是目前工业化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本研究采用了核糖体工程与发酵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lbul
学位
腈水合酶(Nitrile hydratase,NHase,EC 4.2.1.84)是微生物中腈代谢的关键酶之一,能够催化腈类化合物水合生成相应的酰胺。相对于传统化学合成法,其催化条件温和且副产物少,在工业上已经被用于烟酰胺、丙烯酰胺和5-氰基戊酰胺的生产。由于腈类的水合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工业应用对腈水合酶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前期报导来源于极端嗜热菌Caldalkalibacillus thermar
学位
低聚半乳糖(GOS)作为一种在食品、保健品及医药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的益生元,具有刺激肠道蠕动、提高免疫力、促进益生菌增值和防止骨质疏松等功效,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工业上生产GOS主要利用β-半乳糖苷酶进行酶法制备,β-半乳糖苷酶的性能是影响GOS生产的关键。本研究将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 ATCC 31382)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Ⅱ在大肠杆菌(Esche
学位
蛋白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其中亲和层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亲和层析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具有一定缺陷,比如需在目标蛋白上融合亲和标签。亲和标签能提供特异性的识别能力,但是也会对蛋白的后续使用产生一定影响。使用内含肽作为亲和标签,则减少了这样的麻烦。断裂内含肽在空间上分为N端(IN)和C端(IC),将断裂内含肽的IN和IC分别作为纯化配体和纯化标签,可以在进
学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leuropneumoniae)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的呼吸道疾病,已造成养猪业严重损失。推广A.pleuropneumoniae重组疫苗是当前预防PCP且避免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方法。细胞毒素ApxⅡ是PC
学位
番泻叶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中草药,主要应用于泻下通便,而蒽醌及其衍生物是泻下基质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蒽醌在该属植物中广泛存在,但是由于其潜在的肝肾肠等毒性,一直是限制番泻叶使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为了系统对番泻叶安全性进行评价以及发酵改善其药性,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番泻叶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检测分析方法,采用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番泻叶提取液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同时对番泻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