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分析抓斗平挖时支撑绳和开闭绳收放绳量对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DSP和CAN总线的抓斗挖泥船的自动平挖控制系统。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院内的固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抓斗平挖时支撑绳和开闭绳收放绳量对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DSP和CAN总线的抓斗挖泥船的自动平挖控制系统。通过对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院内的固定吊的改造和设计,完成了自动抓斗平挖试验平台。经过前期在岸上抓取黄沙的试验,设计并实现了基于DSP和CAN总线的平挖控制系统,这为后期研制智能化的大型新型海上抓斗挖泥船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在建设海底天然气管道以及桥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些都要求海底有较高的平整度,但是在我国具有平挖功能的抓斗式挖泥船发展的十分缓慢,因此设计新型抓斗式挖泥船是非常有必要的,然后阐述了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其中本文重点介绍了分布式控制和信息采集系统在抓斗式挖泥船上的应用。考虑到海上恶劣的环境以及海中洋流等外界干扰的存在,分布式控制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实时性能而且能够使用更加智能的算法,这些都对系统起到了干扰补偿的作用。同时针对干扰因素,系统需要采用更多的传感器进行检测,从而提出要以CAN总线对各种传感器进行组网。由于传感器使用了RS232/485接口,因此需要设计协议转换器对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协议转换。最后本文详细设计了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平挖控制器,该平挖控制器主要用在前期的试验中。虽然该平挖控制器的软件程序算法部分没有考虑海上的干扰因素,但是由于它采用了模块化编程设计,因此在后期设计中只需将具有干扰补偿的算法模块替换现有的就可以直接使用。本文最后一章首先对平挖控制器的CAN通信模块的程序进行了设计,并做了实物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然后设计了平挖控制器的平挖功能程序,并结合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学院的抓斗试验平台对其进行了测试,经过对参数的多次整定,系统可以达到稳定运行,验证了其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根据实时检测的支撑绳和开闭绳的反馈值绘制了它们的轨迹曲线,在后期海上项目运行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些轨迹曲线来对给定值进行修正。
其他文献
造纸机烘缸表面温度是决定纸张产量和质量、蒸汽用量和蒸汽利用率以及能耗的关键参数之一,生产过程中迫切要求对之进行自动控制。影响烘缸表面温度的因素太多,而且对烘缸的控制
国家863基金项目“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由徐州工程机械集团,东南大学,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研究与开发工作。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工程需求,开展了WD500
钢球磨煤机是国内外火电厂大量采用的重要辅助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在很多火电厂无法实现自动控制,不能运行在最佳工况。实际上,球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彼此耦合,难以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而且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非线性。因此对球磨机采用常规解耦控制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而比较适合采用智能解耦等高级控制规律。本论文以解耦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
转台是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进行半实物仿真的重要试验设备,对转台的有效控制是保证航空航天产品和武器系统性能的基础,所以对转台系统中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备受关注。而在众多研究方向中,路由协议一直是研究热门。目前已有大量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中影响最广泛
本文主要完成了移动机器人小车的轨迹控制和避障控制算法,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完善。在本文的硬件设计中,将两台差动电机设计在两主动轮上。且主动轮上安装角位移传感
煤粉喷吹系统为回转窑重点保护的主要电气设备。它向回转窑喷吹煤粉,通过燃烧煤粉为回转窑提供必要的温度。其安全连续运行对生产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它的工作可靠
近年来,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成绩喜人,但由于早期缺乏统一规划,各业务信息系统间不能互联互通,因此铁路信息共享研究课题被提上了日程。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铁路信息化现状以
在我们国家,地下排水管道堵塞或者破裂造成的污染,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严重的,所以研究和设计一台排水管道自动检测系统很有必要.本文先简要叙述了课题背景、国内
火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是电力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节能管理是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与创一流的必备条件之一。特别是随着竞价上网政策的推行,各电厂都在努力提高运行水平,以降低全厂煤耗。经济运行中的机组负荷优化问题,就是在满足系统负荷及备用要求和机组运行的技术条件约束的情况下,确定未来一定期间内各机组的开停机时间并在机组间分配负荷,使系统总的运行费用达到最小。机组负荷优化问题包括机组组合(Unit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