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地区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随之增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去维持,然而现有财税体制难以获取大量财政资金,因此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就成了地方政府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手段。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一方面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带来地方政府债务的整体规模以及债务负担压力的增加。同时为了进行城市建设,地方政府往往忽视自身偿债能力,盲目举债,其中不乏存在大量的违规现象。地方政府债务如果达到警戒线,一旦发生偿还危机,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较难消除的。不仅会给政府机关形象与公信力带来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会造成财政危机。因此,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摸底,发现其存在的风险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审计机关作为有效监督、控制地方债务风险的职能部门,在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相关理论基础、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经验还没有形成,其审计模式的完善也在探索之中。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越来越大,出现的债务类型越来越多,给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工作也带来巨大挑战,审计对于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存在问题进行判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审计工作中不免存在一些瑕疵以及值得去完善的地方。因此,本文通过现状结合案例对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具体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对其相关工作中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以及审计环境提出改进的建议,对强化审计机关工作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事业的发展,建立国家政府机关权威性与公信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研究意义与背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其次,对相关学者有关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相关研究文献的重要研究思想和结论进行了梳理。第三,通过对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特点。第四,选取M市政府债务审计工作为案例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2018年度M市政府债务审计的具体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了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债务审计的特点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部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由于目前我国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尤其是隐性债务审计的研究并不多,相关研究内容也不够细化,学者们提出的改善意见较为宏观。本文根据具体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在微观审计工作的具体操作层面以及宏观审计工作的环境层面这两个方面提出较为详尽的改善对策建议。但是由于笔者学识有限,从案例中获取的数据可能不够充分,选取的案例也可能代表性不足,提出的对策建议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较为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