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张爱玲译本风格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uzhi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巨大的创作成就,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获得了不可或缺且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因为这样,其文学创作研究于近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另一方面,作为翻译家的张爱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相关翻译研究中,我们也能看到某些有关张氏英汉作品自译的探讨,但就其美国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也不很深入,至于从语言风格角度对张译《老人与海》进行全面研究者,则更是鲜有人触及。《老人与海》是张爱玲最值得关注的一部译作,这不仅由于张氏译本是国内首个汉语译本,也因为该译本很大程度地体现了张爱玲文学创作的行文风格。鉴于此,本论文尝试就其所译《老人与海》进行如下探讨:海明威与张爱玲各有其鲜明的创作风格,那么译者风格与原作者风格在译本中究竟呈现为怎样的关系,换句话说,二者在译本中相遇会产生什么样的文本效果。本论文作者认为,如果跳出传统的忠实标准说,如果排除译者与作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作家风格与翻译家风格之间并非总是此消彼长的,就译本作为两者发生关系的场所而言,对译本风格的全面考察与分析无疑能为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些线索。本论文作者认为,完全忠实于原作的翻译只是一种理想的诉求。因此,以一种理想的标准来衡量现实的译本是不甚合理的,某些情况下,甚至时会得出令人尴尬的结论。众所周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受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的启发,传统意义上的“忠实”理念业已出现边缘化趋势。鉴于此,本文在探讨过程中尽量绕过了“忠实”标准,或不再将“忠实”作为评判译文质量的标准,而是以译本为立足点,在对译本风格面貌进行全面描述的同时,一方面肯定译者的主体性及译者身份,同时从译本中探寻译者与作者的风格关系。《老人与海》译本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海明威与张爱玲在艺术风格上的确不乏类似乃至相同之处。作者从张爱玲的创作语言及其对张氏翻译风格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张氏翻译风格的杂合特征,比如女性化语言风格,方言运用、欧化句与流水句并用等等,这不仅说明译者灵活地运用了归化与异化策略,同时也柔进了张氏作为作家的独特风格。文章还分析了张爱玲在处理原作风格时所运用的种种技巧,分析内容包括原著中的西班牙语翻译、人称代词变异、拟声词与头韵转换等。最后,作者还探讨了张爱玲如何处理原著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中包括明喻、暗喻、排比、重复等。文章最后指出,张爱玲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凸显了译者个人的风格,从而赋予了《老人与海》独特的语言风格,以这样的语言风格为场域,译本在文化内涵方面远远超越原有的文本,这也正是张氏作为翻译家的主要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变得日益重要。社区工作的不断深入迫切要求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对近十年以来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能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操作性强,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经调查,在教学中教师仍依靠自身经验安排课程任务,无法使知识同学生自身已有经验相
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不仅仅通过最初对产品物的使用性的认识,还依赖于产品的商标和名称。注重商品名称的文化审美意义成为更多企业的共识。站在中国角度,从世界范围观察,商品
班级管理是小学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主体部分,班级管理搞好了,学校教育就会顺利推进。但包括甘孜州藏区泸定县岚安小学在内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方式还很传统、落后,家长
2000年正式成立的碧生源,以"诚信、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建立了完善的营销体系,在市场研究、策划、产品推广方面组建了优秀的队伍。从传统的减肥茶叫卖式的销售时代中,碧生
国有企业在经历几轮改革后,普通员工薪酬制度正趋建立健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与缺陷。有鉴于此,本文决定研究国企普通员工的薪酬制度,以期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得比较普遍的语言教学法。它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而习得目标语言,也就是常说的“在做中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普拉布就提
智能橇装注水工艺的研究与发展是超前注水、小断块油区注水的新趋势,具有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安全环保、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而且设备体积小,可露天安装,重复利用,综合成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小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也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百科全书"。其中的建筑、诗词、饮食、宗教、典故、成语显示着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底蕴。本文以杨宪益、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