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压差异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b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管壁撕裂形成的一种非常凶险的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发病率约为6/10万,由于其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发病率往往被低估。当主动脉动脉夹层累及周围血管时,可出现四肢血压差异,四肢血压差异也用来作为可疑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识别指标。灌注不良综合征是导致主动脉夹层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冠状动脉、脑、肠系膜、双肾、脊髓、肢体的灌注不良。四肢血压作为反映肢体灌注的良好指标,出现四肢血压差异是否伴随更多的灌注不良综合征,且伴随着更差的预后还不得而知。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四肢血压差异是否与出现灌注不良综合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出现四肢血压差异是否与不良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所有经外院或本院主动脉CTA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患者。详细记录了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结果、检查结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根据有无四肢血压差异分为四肢血压差异组和无四肢血压差异组,通过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对两组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7例患者,72.4%的患者出现了四肢血压差异。四肢血压差异组院内死亡率为19%,无四肢血压差异组院内死亡率为20.8%(P=0.66)。四肢血压差异组中位住院天数为23(15,28)天,无四肢血压差异组中位住院天数为17.5(8.5,26)天(P=0.049)。四肢血压差异组术后中位重症监护(ICU)天数为6(4,10)天,无四肢血压差异组术后中位ICU天数为4.5(3,7)天(P=0.047)。出现上肢血压差异,84%的患者一侧或双侧头臂干或锁骨下动脉受累,16%的患者双侧动脉不受累。出现下肢血压差异,82%的患者双侧或一侧髂总动脉受累,18%的患者双侧髂总动脉不受累。46例(52.9%)患者出现了器官灌注不良,四肢血压差异组出现38例(82.6%),无四肢血压差异组出现8例(17.4%),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4。上肢血压差异组62.7%患者出现灌注不良,下肢血压差异组79.3%出现灌注不良,上肢血压≥下肢血压组52.3%患者出现灌注不良。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脑灌注不良、术后脑血管事件、下肢收缩压差≥15mmHg、既往行心脏或主动脉手术是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四肢血压差异伴随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术后ICU停留时间,且出现四肢血压差异伴随着更多灌注不良综合征。下肢收缩压差异可能较四肢血压差异更能代表患者预后,伴随着更多的灌注不良和更高的院内死亡率。
其他文献
背景:乳腺癌位列世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癌症相关死亡率第一位。在精准医疗时代,Ki-67作为一种肿瘤生物标志物在指导乳腺癌患者临床个体化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来获取Ki-67表达状态,该方法不仅有创且易忽略肿瘤的异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无创、全面、客观的评估工具,为临床早期预测Ki-67表达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胸部CT增强检查已成为
目的:在全球范围内,甲基苯丙胺(冰毒)是第二大滥用药物,精神病症状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冰毒滥用引起的情绪障碍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被广泛报道;然而,这种紊乱背后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课题将利用小鼠METH慢性中毒模型,探讨METH慢性作用导致情绪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1)建立小鼠METH慢性模型,腹腔注射METH溶液(10mg/kg/次,1次/日,连续注射4周)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危机生命的疾病,并且会造成严重的脑损伤。目前仅仅有尼莫地平被证实是对SAH治疗有效的药物。之前有报道认为GSDMD引发的细胞焦亡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中占据重要作用。有报道认为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可以在脓毒血症模型中减少GSDMD的表达,而涉及机制尚不清楚。方法:在目前研究中
研究背景及目的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重要并发症,其病原学诊断需依赖实验室检查。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敏感性较差、费时,且部分患者无法耐受组织活检等侵入性操作的风险。目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检测组织或/及体液中的病毒被认为是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依据,但粪便样本中病毒RQ-PCR检测对诊断肠道病毒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暂不明确。宏基因组
[目的]应用高分辨CT和后处理软件,探讨目前可测量的定量CT参数与反映小气道病变的肺功能指标(含肺量计指标、脉冲振荡指标)的相关性。此外,采用R软件构建基于定量CT参数的轻中度COPD诊断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价与验证。[方法]搜集经肺通气功能测定确诊的轻中度COPD患者34名及健康对照组42名,行肺功能检查;并7天内完成行双相高分辨CT(HRCT)检查,使用COPD分析软件进行测量:①肺气肿参
背景:真菌和细菌的相互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白念珠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常占据同一生态位。白念珠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跨界作用已被探讨,但白念珠菌对鲍曼不动杆菌与肺上皮细胞联系的作用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拟研究白念珠菌对鲍曼不动杆菌粘附肺上皮细胞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首先我们通过比较单物种和双物种条件下鲍曼不动杆菌粘附肺上皮细胞的菌落数来研究白念珠菌对鲍曼不动杆菌粘附肺上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利用简易Z评分(Z-Score)图像分析系统(eZIS)对脑血流灌注SPECT图像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早期AD诊断中的价值以及eZIS的三个指标值的单项及联合分析的诊断效能。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至我科行脑血流灌注SPECT检查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认知量表评估,依据2011版NIA-AA标准诊断为AD痴呆(AD组)13例,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组)14
目的卵巢癌因其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被发现诊断时已处于疾病较晚期的阶段,被称作“沉默杀手”。目前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辅以铂类及紫杉醇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大多数患者在化疗初期敏感性良好,但其中超过25%的患者化疗后6个月内会出现耐药,5年内卵巢癌复发率可达70%以上。因此探索卵巢癌化疗耐药的途径,发现逆转卵巢癌耐药的相关基因或因素对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前期通
背景和目的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几何形状影响着膝关节生物力学,与膝关节损伤密切相关,这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研究中已有很好的证实。然而,对于孤立性的半月板损伤的研究则较少,并且少有研究利用多变量分析来研究多个解剖特征影响半月板损伤的风险。此外,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膝关节解剖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研究拟探究膝关节多项解剖特征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拟探究膝关节多个解剖
背景面孔情绪识别与个体的社会及认知功能改变密切关联。情绪面孔图片是广泛应用于儿童及成人心理、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改变等领域实验研究及临床干预的刺激材料。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规模增大使得老年人群中的年龄相关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改变逐渐引起关注。由于面孔情绪识别存在本族及同龄效应,现有国内外情绪面孔图片系统难以满足本土老年人群情绪认知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的需要。目的开发一套适用于中国老年人的情绪面孔图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