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掘及利用知识已成为组织和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而知识分享作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企业利用与创新内部知识资源、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尤其是对研发团队而言,成员间的知识分享不仅可以提升团队效能,有效达成组织目标,而且还是提高团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知识的价值性使得人们意识到保有知识可以给人们带来好处,因此自愿的知识分享行为很难轻易产生,也不可能持久下去。在缺乏诱因的情况下,人们更多的是将知识进行“隐匿”或“垄断”,这严重阻碍了企业内的知识分享,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分享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就成为了知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然而,如何激励这种分享却是一个难题。虽然国内外学者从整体上对企业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都将知识分享当作单一行为来考虑。本文从知识分享主体角度出发研究知识分享的过程,通过归纳影响知识分享的因素及知识分享的障碍,得出:由于受伦理观念及自利因素的影响,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成员总是分享一部分知识的同时隐匿其他知识。因此论文将组织成员对自己拥有的知识采取的行为看成一个分享与隐匿同时存在的组合,然后借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收益分享机制下成员的这一行为组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如何设计最优的收益分享系数来激励成员的知识分享行为,并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基础上又引入监控信号,探讨监控机制下最优收益分享系数的设计,通过和传统收益分享系数的比较发现:存在监控信号时,收益分享系数的设计更加合理,也更能激励成员的知识分享行为。最后通过分析支付函数的特征提出一些激励知识分享行为,防范知识隐匿行为的具体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