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m1167306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各国金融当局均把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作为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的研究以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金融改革为背景,以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关系研究为切入点,论述了二者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分析了二者协调监管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的协调机制模型。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金融监管的历史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论文借鉴当前宏观审慎监管及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研究成果,在对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最终目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金融稳定宏观预警模型和金融网络模型,利用河北省的经济金融指标数据和支付结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还对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区域组织的金融监管协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进行了跟踪研究,比照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需要借鉴的国际经验。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有:(1)鉴于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宏观审慎监管依赖于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亦有其局限性,二者必须进行有效协调,建立起一个宏观与微观层次分明,功能各异,有效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2)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从利用好一些行之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并从监管目标、监管主体、系统重要性机构、国际金融审慎监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3)以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内容和目标为核心,建立起二者的协调机制模型。主要包括:在风险监测评估阶段,各金融监管主体要注重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在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基础设施的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能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自动稳定器机制建设,央行牵头监管协调权机制建设,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建设,金融机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在风险救助的阶段,应建立紧急磋商救助机制;在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应建立金融安全网机制,以防止局部的金融危机演化成全面金融危机。
其他文献
“关于市场,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美国财长鲁宾曾经这样说过。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程度越来越高,财务弹性(Financial Flexibility)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关
在现有避雷器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避雷器工作原理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与电流相位差法判断避雷器劣化性能的新方法,从理论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给出了基于
<正>为了预防针刺伤的发生,应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我科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如使用一旦密封后不可再开盖的利器盒,严禁各类针头放回针套,严禁将输液毕拔下的针头插入输液瓶口
<正>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有时梦想是不切实际,但毫无疑问,梦想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因为有梦想,所以我们长大,因为追梦想,所以我们成
期刊
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病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21例高龄尿毒症病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内瘘管
引入综合收益理念是近年来我国会计报告改革的方向之一。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提出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尽管没有将“利得”和“损失”上升为会计
我国已连续两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而汽车产业的出口步伐却始终与之脱节,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销规模严重失衡,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文中在梳理了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离婚和丧偶问题是婚姻问题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婚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交易的活动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在线交易有快捷性、便利性、低成本的优点。但是,在线交易是一种非面对面的交易,消费者的知情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温度的控制和检测已经日渐成为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被广泛运用在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力工业、冶金化工等领域。本文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将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