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采用动机性访谈和常规健康教育两种方式运用于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疾病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滨海新区解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门诊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纳入的符合研究标准的300例老年糖前期患者为研究案例,基于随机表法将上述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有8例脱落,142例完成研究;干预组与6例脱落,144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动机性访谈护理干预,两组均接受3个月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时采集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等临床数据和量表数据。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采用阶段性改变评估问卷、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SDSCA)、糖尿病赋能教育量表(CM-DES)、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A-DSQL)测定患者阶段性改变情况、自我效能情况、自我管理行为情况、自我授权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随时间变化均呈明显降低,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时,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前,两组患者所处行为阶段分布无明显查表,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行为改变阶段均呈现变化,干预组由改变无意向阶段人数显著减少,各改变阶段人数分布显著增多;对照组改变无意向阶段人数尽管有所减少,改变阶段人数增多,但趋势没有干预组明显,提示干预组改变阶段优于对照组。(3)干预前,两组患者C-DMSES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DMSES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升,两组相比,干预组所得总分值和各项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对照组较干预后3个月有所提升,但差异不明显,干预组较干预前在总分及自我效能饮食、运动、监测血糖3个维度提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干预前,两组SDSCA量表各维度及总分未有明显差别,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除运动维度干预前后得分不具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维度及总分的提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各维度及总分相较于干预前提升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各维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干预6个月后,两组SDSCA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较干预3个月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相比,得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5)干预前,两组患者CM-DES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不具差异性,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两组间比较,除自我认识维度两组得分无差别外,干预组在其他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6个月后,两组得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提升显著,两组间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干预前,两组患者A-DSQ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组内比较A-DSQL评分高于干预前,通过组间对比显示,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访谈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行为动机,提高患者参与疾病管理的积极性,使患者建立良好健康行为模式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