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在自然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民有权参与并平等地进行环境立法、决策、执法、司法等与环境权益相关的一切活动。公众参与原则是环境民主、环境法治以及环境正义等环境基本价值的具体体现,对于监督政府守法、保障环境法的良好实施以及推进环境保护活动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环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例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法律中对公众参与制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国际环境立法方面,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明确规定:“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每一个人应当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包括在其社区内的危险物质和活动的资料,并应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进程,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便利及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公众参与原则也是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国务院1996年8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此规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政策。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具体的法律要求首次出现在1998年的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在2002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2006年2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使得公众参与原则的实施更有法律保障。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介绍公众参与原则的法律价值体现。第三章在于介绍公众参与原则在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体现。第四章论述我国环境法律中有关于公众参与原则的规定及其不足之处。第五章主要是论述对完善我国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的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另选取同
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环境下可能发生的信息丢包问题,提出一种随机分布式预测控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考虑控制器端到执行器端的传输丢包,采用马尔科夫过程对这一丢包过程进行描述.
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硬化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由于纤维化的持续发展,组织塌陷,导致肝脏血流减少,严重影响肝脏的微循环系统,导致肝脏血流减低、肝脏功能损伤、门静脉高压,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一直存在,群体性事件成为政府行政环境的常态。各种重大事故严重影响政府行政,因此,了解民众集体行动的逻辑非常重要。
为便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术期刊英文部分的规范化很有必要。笔者随机抽样翻阅了数篇论文,研究了其英文部分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形式的规范化等问题。阐述了学术期刊英文部分翻
<正>一个平面从不同角度截一个圆锥面所得的曲线称为圆锥曲线,截得的结果可以是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两相交直线、点。不过,狭义上讲,圆锥曲线仅指椭圆、双曲线
桂林旅游学院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学习、借鉴"洛桑模式",并加以中国化,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进阶式"酒店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湖北荆州实验中学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初中学生正值生理、心理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焦虑
法律的有效性和法律解释都是法理论研究当中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西方解释学对解释有效性基础的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从“作者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再到“文本中心论”的重心
采用以制附片60g,上肉桂12g,木蝴蝶20g,黄柏18g,砂仁15g,骨碎补15g,松节15g,牛膝15g,灸甘草6g,干姜(炮)25g组成的扶阳安髓止痛汤治疗以形寒畏冷,神疲倦怠,牙痛局部微肿或不肿,局部周围皮色不变或虽热赤但红不鲜活,热不灼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