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遥感影像作为人类重要的对地观测数据,将人们观察地物的视角从地面转移到了太空,从而更加全面的观察研究对象。目前,遥感影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导航、变化监测、地表分析等人类生产生活中,对包含测绘、地理、海洋等多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极大的支持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数字孪生、数字政务、智能城市化建设等对遥感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体现在遥感影像的高分辨率和高时效性。随着传感器的进步,遥感影像的分辨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感影像作为人类重要的对地观测数据,将人们观察地物的视角从地面转移到了太空,从而更加全面的观察研究对象。目前,遥感影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导航、变化监测、地表分析等人类生产生活中,对包含测绘、地理、海洋等多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极大的支持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数字孪生、数字政务、智能城市化建设等对遥感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体现在遥感影像的高分辨率和高时效性。随着传感器的进步,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不断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成为了主流趋势,而具有高价值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存储、分发过程中可能遭遇有意或无意的内容修改情况。为确保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的完整性,应在使用前对其进行真实性和完整性验证,确保内容的正确和完整。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在传输、使用储存过程中,其内容没有发生改变。目前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完整性认证的方法有数字签名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和感知哈希技术。利用数字签名技术验证完整性时,即使原始数据发生1比特改变,其结果都会发生巨大改变,从而被认定为篡改。这在实际使用中会有众多限制,如水印的嵌入、格式转化、压缩处理等,并没有改变内容信息,也会被认定为篡改。数字水印技术通过对影像像元值进行修改嵌入水印。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像素的修改会降低其高精度数据的优势,从而降低数据的可用性。感知哈希技术,是多媒体数据中常用的检索技术,它的特点是对内容保持型操作具有鲁棒性,对内容篡改型操作具有敏感性。已有诸多文献将感知哈希技术应用于遥感数据完整性认证中。本研究以高分辨率影像特点为基础,研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感知哈希完整性认证算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遥感影像的特点及其现有完整性认证算法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感知哈希的原理、特点、适用场景;分析了各类遥感影像特征提取方法;分析了变换域与空间域特征结合进行哈希序列构建的可能性。(2)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特点,研究了基于感知哈希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图像和普通影像完整性认证算法的区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取ULBP纹理特征的感知哈希算法,结合子块划分的方法缩小定位区域,从而实现影像的完整性认证和篡改定位。该算法可以降低在认证检测过程中篡改区域的漏检率,并且对高斯滤波、有损压缩等操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3)针对目前感知哈希完整性认证对于抗压缩能力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运用DCT变换提取变换域特征,并对DCT系数矩阵进行纹理特征提取,生成感知哈希序列。相较于已有的算法,该算法的感知哈希序列有了极大的压缩,同时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篡改检测精度和较低的误检率。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传统椭球上大地线映射拓扑后的性质,利用大地线的映射拓扑关系,求解大地线极点纬度,利用大地线极点纬度和映射拓扑后的大地线构建大地线映射椭圆,根据大地线映射椭圆的性质,得到了大地线上任意点大地方位角的求解以及多种更为高效的大地线弧长求解方法,最后利用大地线映射椭圆构建大地线映射椭球进行平面投影,为非南北走向的长大线性工程提供变形更小,使用方式更灵活和计算效率更高的平面投影方法。本文主要得到
目的:肿瘤导致的下颌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颌面部的功能和美观,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术式,能够精确的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提高手术效率。本研究通过收集因肿瘤切除后导致下颌骨缺损于本院颌面外科行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术后CBCT影像资料,旨在:(1)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的临床疗效;(2)建立一种标准化、可重复、简易的数字化评估方
目的:粘接界面发生的继发龋和混合层酶解是导致树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差的两个重要原因。为了消除细菌引起的继发龋和防止混合层的降解,需要一种具有长期抗菌和抗蛋白水解活性的预处理剂。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端氨基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NH2)作为窝洞消毒剂的长期抑菌效果和抗蛋白活性能力,为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提供新方法。方法:用细胞毒性试剂盒(CCK-8)检测PAMAM-NH2的细胞毒作用;通过
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以下简称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可以直观的描述站点的空间运动,受各种地球物理因素的影响,各GNSS基准站除了线性的运动,同时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运动趋势。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14在建立和维护中使用了非线性运动模型描述GNSS基准站的整体运动趋势,然而真实的GNSS基准站周期性运动更为复杂,很难找到绝对符合其运动规律的模型公式,且拟合模型仅仅能针对单个GNS
目的:比较twin-block与forsus抗疲劳装置在Ⅱ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对牙及牙槽骨、颌骨、面下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中外文数据库,收集twin-block和forsus抗疲劳装置对Ⅱ类错(牙合)畸形疗效的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和方法学评估后,纳入的文献采用Rev Man 5.4.1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
背景:牙本质粘接发展迅速,但是牙本质粘接耐久性仍然是这一领域难以攻克的科学难题,近年来“胶原纤维外脱矿”理念被提出,以期盼能够解决传统酸蚀技术下牙本质粘接耐久性不佳的问题。目的:本课题拟将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乙二醇(PEG)引入具有螯合特性和良好溶解性的树枝状大分子PAMAM-NH2上,合成PEG-PAMAM-NH2复合体;检测PEG-PAMAM-NH2复合体作为牙本质粘接前处理剂实现选择性纤维外脱
矢量地理数据作为最重要的地理空间数据之一,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籍管理、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共享技术的普遍应用,矢量地理数据在存储、传输、共享和使用过程中时常面临着数据泄露、盗版和侵权等安全威胁。为此,许多学者们从矢量地理数据的保密传输和版权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运用加密技术或数字水印技术来保护矢量地理数据。加密技术可
目的:为了解拔牙矫治对成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口咽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影响,以期为正畸临床中该类患者治疗前上气道及舌骨位置的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避免医源性OSAHS的发生。本研究将通过三维建模,测量分析拔牙矫治前后牙合颅面形态的变化、口咽气道的变化,探究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改变,并分析口咽气道及舌骨位置改变与牙合颅面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严格的纳入标准选取2015年0
建筑群组模式由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建筑物组成,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和高效的检索是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库更新和维护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对于分析城市结构、识别城市功能区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群组模式分类与检索需结合建筑物几何特征、语义特征、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等描述深入挖掘建筑群组的模式特征,进而实现精准、高效的建筑群组模式相似性检索。目前建筑群组模式相似的研究主要通过频谱技术将建筑群组图结构转到频域进行相似度
气溶胶是大气中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在影响气候变化的同时对人类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遥感监测气溶胶的一个重要光学特性参数,是表征大气浑浊程度的关键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空气污染程度。甘肃省是连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关键枢纽,同时也是沙尘暴传输的重要通道,针对甘肃省AOD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可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