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25%~40%淋巴瘤累及肺部器官,绝大部分为继发累及。大部分以肺部为首诊病变部位的淋巴瘤,由于其临床症状不特异、影像学改变多样,而导致难以早期诊断。因此本研究目的:1、寻找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有无肺外病灶、不同分期的患者,发现有提示意义的实验室指标;2、分析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寻找与肺部感染和肺结核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提高其早期诊断率;3、分析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寻找其不良预后因素。
研究内容及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72例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病例,收集完整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随访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将患者分为两组:局限组(病变局限于肺内)或不局限组(肺外有病变),进行组间比较,按统计目的不同使用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2、将诊断肺结核/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ROC曲线鉴别肺结核/肺炎及淋巴瘤,并寻找最佳界限值,以诊断准确率最高的点作为最佳临界点;3、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andMeier方法,生存率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方法,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式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①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患者中72.22%年龄小于60岁,男女比例为1.32∶1,分期以Ⅲ-Ⅳ期为主(76%),IPI<2分占多数(68.52%)。
②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分类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94.44%),其中B细胞淋巴瘤占82.35%,肺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为主要病理类型(64.29%)。
③83.93%和70.31%淋巴瘤患者有NSE、CA125水平升高,56.94%的患者在首诊时伴有不等量的胸水。血清CA125(P<0.001)、LDH(P=0.024)、β2-MG(P=0.012)水平临床分期Ⅲ-Ⅳ期的高于Ⅰ-Ⅱ期,Ⅲ-Ⅳ期的患者合并胸水比例较高(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
④非局限组和局限组淋巴瘤相比,两组在年龄(P=0.801)、性别(P=0.347)上无统计学差异,前者CA125(P=0.042)、LDH(P=0.022)、Ki-67(P=0.013)水平明显高于后者,而前者白蛋白(P=0.032)低于后者,有统计学差异,局限组以MALT为主(77.78%),非局限组以侵袭性NHL为主(59.46%)。
2、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①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66.67%累及双肺,左右肺发生率(13.89%、16.67%)无明显差异,影像学类型以肿块结节型(29.17%)、斑片型(40.28%)、混合型(20.83%)3类为主,41.67%患者有支气管气相。
②PET-CT的SUV最大值在以下病理类型从高到低分别为DLBCL、NK/T细胞淋巴瘤、MALT;SUV最大值和LDH(P<0.001,r=0.781)、KI67(P<0.001,r=0.764)均有正相关性。
③确诊方式中胸腔镜活检的诊断阳性率优于支纤镜活检(P=0.011,X2=6.437)。
④血清NSE(AUC=0.771)和CA125(AUC=0.792)对鉴别累及肺部的淋巴瘤和无基础疾病的肺部细菌感染有一定检验价值,二者联合特异度和敏感度更高(AUC=0.867,灵敏度=75%,特异度=86.67%)。血清NSE(AUC=0.621)、CA125(P>0.05)、LDH(AUC=0.630)在鉴别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和肺结核上未发现其临床价值,不能用胸水LDH和ADA鉴别累及肺部的淋巴瘤和肺结核/肺部细菌感染(P>0.05)。
3、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①首诊时累及肺部的淋巴瘤,1年、2年、3年OS率分别为86.4%、75.9%、67.3%。局限组和非局限组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42,X2=4.139,非局限组1、2、3年OS率分别为为80.9%、60%、60%,局限组1、2、3年OS率均为100%)。
②高龄、胸腔积液、肺外浸润、Ⅲ-Ⅳ期临床分期、IPI评分>2、EBV阳性、LDH高于正常值、β2-微球蛋白高于正常、白蛋白低于正常、Ki67>15%均为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均提示预后不良,病理原位杂交EBV阳性或血清EBV升高(P=0.005)是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其死亡风险为23.318倍。
③HD和NHL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33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MALT较非MALT的预后好(P=0.01),B细胞淋巴瘤较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好(P<0.001),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一般分期较晚但IPI评分较低,病理分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肺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为主。CA125、LDH、Ki-67、β2-MG、白蛋白等指标在反映其分期和有无肺外浸润上有临床意义。
2、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多数累及双肺,在影像学中支气管气相有提示意义。胸腔镜活检的诊断阳性率优于支纤镜活检。血清NSE和CA125可应用于鉴别累及肺部的淋巴瘤和无基础疾病的肺部细菌感染。
3、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一般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局限组预后明显好于非局限组,病理原位杂交EBV阳性或血清EBV升高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25%~40%淋巴瘤累及肺部器官,绝大部分为继发累及。大部分以肺部为首诊病变部位的淋巴瘤,由于其临床症状不特异、影像学改变多样,而导致难以早期诊断。因此本研究目的:1、寻找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有无肺外病灶、不同分期的患者,发现有提示意义的实验室指标;2、分析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寻找与肺部感染和肺结核有鉴别意义的指标,提高其早期诊断率;3、分析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寻找其不良预后因素。
研究内容及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72例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病例,收集完整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随访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将患者分为两组:局限组(病变局限于肺内)或不局限组(肺外有病变),进行组间比较,按统计目的不同使用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2、将诊断肺结核/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ROC曲线鉴别肺结核/肺炎及淋巴瘤,并寻找最佳界限值,以诊断准确率最高的点作为最佳临界点;3、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andMeier方法,生存率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方法,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式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①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患者中72.22%年龄小于60岁,男女比例为1.32∶1,分期以Ⅲ-Ⅳ期为主(76%),IPI<2分占多数(68.52%)。
②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分类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94.44%),其中B细胞淋巴瘤占82.35%,肺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为主要病理类型(64.29%)。
③83.93%和70.31%淋巴瘤患者有NSE、CA125水平升高,56.94%的患者在首诊时伴有不等量的胸水。血清CA125(P<0.001)、LDH(P=0.024)、β2-MG(P=0.012)水平临床分期Ⅲ-Ⅳ期的高于Ⅰ-Ⅱ期,Ⅲ-Ⅳ期的患者合并胸水比例较高(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
④非局限组和局限组淋巴瘤相比,两组在年龄(P=0.801)、性别(P=0.347)上无统计学差异,前者CA125(P=0.042)、LDH(P=0.022)、Ki-67(P=0.013)水平明显高于后者,而前者白蛋白(P=0.032)低于后者,有统计学差异,局限组以MALT为主(77.78%),非局限组以侵袭性NHL为主(59.46%)。
2、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①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66.67%累及双肺,左右肺发生率(13.89%、16.67%)无明显差异,影像学类型以肿块结节型(29.17%)、斑片型(40.28%)、混合型(20.83%)3类为主,41.67%患者有支气管气相。
②PET-CT的SUV最大值在以下病理类型从高到低分别为DLBCL、NK/T细胞淋巴瘤、MALT;SUV最大值和LDH(P<0.001,r=0.781)、KI67(P<0.001,r=0.764)均有正相关性。
③确诊方式中胸腔镜活检的诊断阳性率优于支纤镜活检(P=0.011,X2=6.437)。
④血清NSE(AUC=0.771)和CA125(AUC=0.792)对鉴别累及肺部的淋巴瘤和无基础疾病的肺部细菌感染有一定检验价值,二者联合特异度和敏感度更高(AUC=0.867,灵敏度=75%,特异度=86.67%)。血清NSE(AUC=0.621)、CA125(P>0.05)、LDH(AUC=0.630)在鉴别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和肺结核上未发现其临床价值,不能用胸水LDH和ADA鉴别累及肺部的淋巴瘤和肺结核/肺部细菌感染(P>0.05)。
3、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①首诊时累及肺部的淋巴瘤,1年、2年、3年OS率分别为86.4%、75.9%、67.3%。局限组和非局限组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42,X2=4.139,非局限组1、2、3年OS率分别为为80.9%、60%、60%,局限组1、2、3年OS率均为100%)。
②高龄、胸腔积液、肺外浸润、Ⅲ-Ⅳ期临床分期、IPI评分>2、EBV阳性、LDH高于正常值、β2-微球蛋白高于正常、白蛋白低于正常、Ki67>15%均为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均提示预后不良,病理原位杂交EBV阳性或血清EBV升高(P=0.005)是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其死亡风险为23.318倍。
③HD和NHL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33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MALT较非MALT的预后好(P=0.01),B细胞淋巴瘤较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好(P<0.001),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一般分期较晚但IPI评分较低,病理分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肺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为主。CA125、LDH、Ki-67、β2-MG、白蛋白等指标在反映其分期和有无肺外浸润上有临床意义。
2、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多数累及双肺,在影像学中支气管气相有提示意义。胸腔镜活检的诊断阳性率优于支纤镜活检。血清NSE和CA125可应用于鉴别累及肺部的淋巴瘤和无基础疾病的肺部细菌感染。
3、以肺部病变首诊的淋巴瘤一般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局限组预后明显好于非局限组,病理原位杂交EBV阳性或血清EBV升高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